二十九 小团体也有内部矛盾(1 / 2)

我不是袁术 御炎 2960 字 20天前

接下来的行进路上,跟着袁树一起行动的魏甲实在是没忍住,出言询问了。

“袁君,这样就可以了吗?一些衣物和一些吃食,真的够了吗?这可能不够他们挺过这个严冬吧?是不是该多给一些?”

魏甲家境寒微,且幼时也曾挨饿,靠着乡邻接济活了下来。

稍微长大一些,他的一个哥哥立下军功成了军官,家境才转好,有了小地主的产业。

所以他更加了解农务和农民的生存状况,对这些农户有更深的理解,且怀有同情之心,很担心他们离开之后这些衣不蔽体的农户还是要冻死、饿死。

袁树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

“当然不够,可就算我们把所有的粮食衣物都给他们,也只能帮一时,帮不了一世,我们要从根子上找到解决办法,先调查具体情况,汇总,然后再做考量,记住,没有实地调查,就不要发言。”

魏甲愣了愣,然后点了点头,没再说话了,继续跟着袁树往前走。

第一天,他们走了三个村庄,第二天,他们走了三个村庄,第三天,他们走了四个村庄。

第四天,他们返回了茂陵县城,和卢植等人所带领的其他三支调查队伍会合,大家聚在一起,开了一个简短的碰头会。

“情况很严重啊。”

卢植面色严峻,高声道:“一路看到的最多的不是活人,而是冻毙在路边的死人,自耕农户聚集的村庄,少见能够御寒的房屋,多是土房、稻草房,御寒是艰难的事情,且农户特别缺少衣物。

有些一家一户甚至凑不出一套完整的衣装,听说只有家里劳动力外出办事的时候才会穿,其他人都缩在屋里不敢出去,比起严寒问题,似乎缺少粮食都不是最紧迫的事情了,我是真担心他们吃光粮食之前就被冻死。

至于粮食情况也不妙,今岁气候不正,粮食产量不高,多有减产、少产之地,农户缴纳赋税、留存种粮之后,能用来果腹的粮食实在是不多,熬过冬天是个难题,不少地方的树皮和草根都在入冬之前被挖光了。”

带领另一路调查队伍的窦云也说出了他所看到的实情。

“卢君所言甚是,我所看到的也多是严寒之下瑟瑟发抖的农人,房屋破败,缺少衣物,难以御寒,就算粮食还有剩的,实在熬不过严寒,今年关中似乎特别寒冷,较之去年,严寒更甚。”

第三路调查队伍的领头人赵俊也是一样的情况。

“冻死、饿死者不能算少,入目所见实在难堪,真不敢相信这居然是在茂陵,茂陵尚且如此,更何况关中其他地方?难怪近年来总是听说关中人多逃荒往关东去,现在看来,不是虚言。”

说完,赵俊还十分痛惜的跺了跺脚。

“大汉怎么会变成这个样子?官府都干什么去了?乡间三老也不见踪影,这些人都是尸位素餐吗?有人冻饿而死,他们都不管吗?”

赵俊作为弟子当中的一员,出身优越,家境豪富,自幼似乎不曾见过如此惨状。

魏甲等人则出身微寒,对此事深有感触,见赵俊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模样,便气不打一处来。

于是魏甲气愤不过,幽幽地开口了。

“彼等从来如此,只是贵人从来不曾注意到黔首黎庶的苦难罢了,官府要是有用,天下间哪来的流民?地面上哪来的饿殍?”

赵俊看着魏甲,一愣,而后张了张嘴,似乎想说些什么,但话到嘴边,却又不知道该怎么说,心里有气,却不知道怎么发泄。

他抿着嘴唇,神色不善。

袁树把这一切都看在眼里。

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就算是在十三太保里,这种情况也很明显。

出身更好的四名弟子经常一起行动,出身不太好的九名门生则抱成一团,最开始,形成泾渭分明的两个小团体。

而在小团体之中,也有不同。

四名弟子之中,同为南阳人的赵俊、邓颖关系更好一些,荆州人罗意和益州人张捷则与他们相对疏远。

九名门生之中,家中颇有财产而没有地位的黄志、苏初、马然、戴化、廉达和邵原六人关系比较近,彼此之间有更多的共同话题。

家境更加微寒的魏甲、窦云、俞畴则经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

这种情况就充分显示了袁树出现之前马氏家学内较为分裂的人情态势。

而袁树出现之后,以自己作为粘合剂把分裂的群体粘合在了一起,用同样的学说和理想消弭出身不同而带来的隔阂。

只是时间尚短,有些事情难以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