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之耆那教的思想就是属于一种唯物论,耆那教徒就是苦行派,认为我们的苦来自于**,就要惩罚**,让物欲降低到最低程度,以便离苦得乐。</P>
印度的耆那教徒有好五六万人,分为出家僧人和在家众:在家众主要是指从事劳动的人,他们不从事以屠宰为生的职业,也不从事农业,主要从事商业或手工业;出家众则是那些以乞讨为生居无定所的苦修士。值得一提的是,印度后世民运人士圣雄甘地深受耆那教思想影响,他借鉴耆那教的许多理念,如在不合作运动中倡导非暴力的宗旨,最终领导并实现了印度民族独立。</P>
一天,他们来到王舍城内。</P>
“请问我可以向您讨碗水喝吗?”伐达摩那向一位正在井边打水而皮肤较深的女子问道。</P>
这名女子微笑地舀了一瓢水,伐达摩那双手手掌向上并拢准备接水,但水却迟迟没有下来。</P>
“怎么了?为何停下”看着女人停下了动作,呆愣在那里,伐达摩那问道。</P>
“我是低种姓的,我碰过的水是不洁的。”女子惆怅道,语气中充满了歉意。</P>
“我是向您讨水,不是向您的瓦尔那和种姓。我们耆那教徒不认同这样的偏见。我们耆那教的核心教义之一就是众生平等,它强调所有生命形式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生命应该被视为低于其他生命。我们追求道德的完美和最纯粹的苦修。”伐达摩那解释道。</P>
“真的吗?”女子非常惊讶和欣喜。</P>
“我们大雄的道理很简单,我们没有偏见,只相信众生平等和苦修,没有神庙,没有**的追求,智慧是我们的神庙,苦修是我们的追求。众生之间有种种联系,非自然注定而在于人为,每个人的心,就是靠爱和互相尊重紧紧连在一起的。”说完,伐达摩那捧起用手盛到的水喝了起来。</P>
“感谢您的馈赠,女士。”</P>
看着伐达摩那离去的背影,女人喊道:“请等等。”只见她飞快地跑过去说道:“要是您不介意瓦尔那之别,能否来我家用饭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