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追夺出身以来文字(1 / 2)

“万岁。”

袁崇焕下意识回应“朝鲜乃不征之国,此乃太祖钦定呐。”

“你知不知道。”李云泽释然失笑“不征之国的前提是什么。”

一脸茫然的袁崇焕楞在当场,他是真的有些懵。

在大明看来,朝鲜那就是长子,哪有老子打儿子的...呃,老子打儿子应该是常态吧。

满脸胡子,形象上很是威武的毛文龙却是福临心至“万岁!那朝鲜已是投了鞑虏,现在是鞑虏的属国了,咱们自然征得。”

“你这个辽东巡抚。”伸手指着袁崇焕的李云泽,不以为意的笑了“连这个都不知道。你跟鞑虏议和的时候,他们没告诉你?”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顿时一片哗然。

努尔哈赤死的时候,袁崇焕就派遣使者去吊唁,还给黄台吉写了一份要求议和的信件。

黄台吉同意了议和,稳住了大明这边之后,立刻发兵攻打朝鲜,解决了后背的隐患不说,还得到了一个能够不断获取物资的渠道。

战败了朝鲜签订城下之盟,背弃了大明转而投入鞑虏的怀中。

无论最初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拖延时间,是为了麻痹对手,又或者是干脆真的想要议和。

这件事情是确定无疑的。

袁崇焕是真的以地方巡抚的身份,与鞑虏达成了议和协议。

从性质上来说,这甚至比他想要杀毛文龙还要严重。

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大明对外历来的战略就是一个字,那就是打!

这是国策,谁也不敢在这上面犯错误。

连天子都不敢提议和之事,袁崇焕区区一个巡抚就敢干,这是找死啊。

一旁的孙承宗心头咯噔,察觉到了大事不好。

急忙出面给袁崇焕往回兜“万岁!袁崇焕并非是与鞑虏议和,他只是派人去招降鞑虏罢了。鞑虏乃贼寇,何来议和之说。”

大明从未承认过鞑虏,自始至终都视其为贼寇。

硬扣字面的话,把议和说成招降,倒也说得过去。

李云泽点点头,似乎不以为意“毛文龙,你继续说。”

“万岁。”回过神来的毛文龙,急忙应声“臣本欲回东江,可袁巡抚带人追至码头,欲使王命旗牌害臣。全赖孙阁老及时赶到,这才救下了臣的性命。”

说到这里,毛文龙的情绪上来了,俯首大哭“求万岁为臣做主啊~~~”

“袁崇焕,毛文龙所言可属实?”

“回万岁,却是如此。”袁崇焕猛然抬头“臣是为朝廷,为万岁除此海外天子!”

这炮开的太狠,直接就是想要毛文龙的命。

真要是做实了海外天子的名头,那他毛文龙可真是死定了。

奉天殿内议论纷纷,有人支持袁崇焕,认为心怀不轨的毛文龙就该干掉。也有人支持毛文龙,觉得袁崇焕是大逆不道。

喧哗之后,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李云泽。

真正能够做出决断的,还得是他。

李云泽略显犹豫,片刻之后开口“廷议吧。”

所谓廷议,就是大臣们讨论该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奉天殿内当即化为菜市场,各种喧哗指责辩论全都有。

对於这些,李云泽冷眼旁观。

具体该如何处置,他心中早有成算。

廷议什么的,不过是想看看经过连翻整顿之后,

现在朝廷的风向如何。  一番激烈的争论之后,最终由内阁首辅孙承宗出面禀报。

“万岁,臣等廷议,毛文龙不从朝廷法度,当剥其衔职,以权知东江镇总兵官身份戴罪立功。”

“至於袁崇焕,无皇命擅杀大员,当为大逆。不过其本意乃是为朝廷,情有可原。且此事并未成功,特请万岁开恩,允他回乡闭门思过。”

想要干掉毛文龙,并且付诸实施的事情没办法洗掉,只能是想办法找理由脱罪。

坐在椅子上喝茶的李云泽失笑“与鞑虏议和之事,就这么带过去了?你们可真是秀儿。”

“万岁,袁崇焕并非议和,乃是招降!”

孙承宗也是没办法了,只能是死死咬住这一点不放口。毕竟也不能把黄台吉拽过来当庭对质不是。

“罢了,毕竟也不能把黄台吉喊来对质。”李云泽再度失笑摇头“毛文龙。”

“臣在。”毛文龙急忙俯身行礼,听皇帝的最后裁决。

“你的那些义子义孙全部改回原名,以后不得再行此事。东江镇清兵册重整编,朝廷派驻检查人员。你可愿接受?”

义子义孙那就是整个东江镇成为了他毛文龙的私兵,原本李云泽是打算等灭了鞑虏之后再做这个事的。

不过现在既然赶上了,那就提前解决。

清兵册重整编也是必须的,毛文龙把整个东江镇上下,无论男女老幼全都给算进了兵册之中,他索要的钱粮数额,甚至能达到辽饷的近半程度,这谁能受得了啊。

李云泽要重新理定兵册,战兵就是战兵,难民就是难民。

该有的补助与救济必不可少,但是身份上一定要区分清楚。

毛文龙的额头紧紧贴着金砖“臣,遵旨。”

他又怎么敢不接受,但凡是有个不字出口,立马就得搬家去诏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