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一十章:小卒过河顶大将(1 / 2)

天光蒙蒙亮,文武百官陆陆续续来到承天门前,等着入宫参加今天的朝会,文武百官三人一群、五人一伙的在宫门前谈天说地,并没有人注意到城上的防御之兵比往常多了许多,也没有人留意到箭孔之内排着一支支粗如长矛的弩箭,那些弩箭泛着森然杀机,如一条条藏在洞穴中的足以致命的毒蛇。

正门城楼上,李渊已经恢复了帝王威严。

他居高临下地从楼上俯瞰着向门前聚集而来的文武百官,尽管太过遥远,无法看清哪些人相貌、哪些人到了,可他依然十分认真地细细看着。

“道兴,你有没有看到陈叔达?”李渊头也不回的问着身边一名气宇轩昂的少年将领。

此人是李韶之子、李道宗之弟李道兴,受封为广宁郡王,已是李氏宗亲比较少见的出色子弟了,许多以前被李渊看中的族中俊才,曾在窦琮麾下效命,结果在襄阳谷城县一役,全部当了水中王八的美食,死了个屍骨无存。但李家自李渊的祖父李虎开始,便豪杰辈出,他自己生了八个厉害的儿子,八个儿子又各生又生了很多不凡之子,到李渊这一代,又加以扩大,可是说是人才鼎盛,李渊重用这些宗亲也不是没有道理,毕竟出自正统军武世家的人将军,比野路子出身的人多了天然上的优势,临敌应变或许不太行,但统兵的水平却占有先天上的优势,只可惜横空杀出个大魔头杨侗,李家到如今,凡是精明一点、能干一点的子弟,都差不多被杀光了,所剩无几的宗亲之中,也只有李渊自己的三个儿子和堂侄李孝恭,余者不是平庸,就是太小,难以担当大任,不过他不知道的是李元吉已经让李世民活活烧死,同样不知道自己尚未成年的儿子们,个个都是头角峥嵘的厉害人物,比如说李元嘉、李元景、李元景、李元亨、李元轨……皆是史上留名的人物。

“回禀圣上,陈相国已经到了,正与豆卢相、萧相在一起谈笑。”李道兴目力甚好,在人群之中找到了陈叔达。

“嗯,豆卢宽、萧瑀也来了?”李渊松了一口气,喃喃自语道:“看来消息还没泄露出去了。”

李道兴连忙安慰道:“圣上,据禁卫所言,那名黑衣人投信失败以后,虽能隐藏行迹,得以脱身;可是太极宫戒备森严,圣上及时让士兵封锁各道门户,他想从宫内逃出去,却是难如登天,目前应该是缩在某个角落,所以这些人应当还不知道事情已经败露了。”

“嗯,道兴所言极是。”李渊脸上露出一丝轻松的笑意,忽然又想起了什么,神情有些紧张地问:“唐俭、宇文士及到了吗?”

一个面色浮肿、呵欠不断的青年赶紧抢着道:“圣上,他们比陈叔达、萧瑀、豆卢宽等人到得还要早一些。”

此为李渊亲侄李奉慈,其父李湛早逝,幼年得到李渊抚养,从小和李建成、李孝恭、李元吉等人一起长大。但为人游手好闲,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纨絝子弟的生活。唐朝建立后,封为勃海郡王,家中妓妾数百余人,人人皆是衣罗绮,食必粱肉,朝夕弦歌自娱,骄侈无比,深为李渊所厌恶。

李渊斥道:“你只顾吃喝享乐,置家国大事於不顾,哪认得清朝中大臣?今朕赐尔绢二百匹,可各买经史习读,务为善事!”

“谢圣上。”李奉慈道谢一声,讪讪地闭上了嘴巴。

李渊懒得理会这没出息的家伙,转首道:“道兴你说。”

李道兴仔细确认了一下,对李渊道:“圣上,您要找的人,已经全到了!”

“好、好、好!”李渊到座位上坐下,李又问道:“李神通和李高迁、李开远那边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圣上!”李道兴拱手道:“淮安王一刻前差人来报,其大军已经埋伏在宫城东北,只等陛下号令即可杀向武担山。”

“嗯。”闭目养神的李渊又问道:“李高迁和李开远呢?”

李渊刚说到这里,一名旅帅服饰的武官急急忙忙的跑上承天门,站在门口的内侍仔细询问了一番,领着他匆匆走了进来。

“末将刘师立,奉李高迁、李开远将军之命,前来回报圣上,元从禁军已经集结完毕,随时可以行动。”来将行礼道。

“朕知道了,下去准备吧。”

“末将遵命。”刘师立施礼告退。

李道兴看向李渊,等候着他的旨意。

……

承天门外,前来参朝的官员越来越多,平时这个时候,宫门早已打开,叫官员到朝房茶室等候,而今天的承天门却依旧紧闭,这使许多官员感到诧异,聚在一起议论纷纷着,有人向城楼上不断观望。

这时,天边阳光光线破云而出,正照在金壁辉煌的承天门上,官员们又发现以前锺鼓报鸣声今天也没有,虽然他们没有准确记时之物,不过通过承天门上的光线判断得出锺鼓声的声音已至。

然而锺鼓之声冲冲未至,这异常的样子,让人不得不多想。

官员们都发现极为不妥的一幕,纷纷拥到宫前,有些官员拍打宫门,向宫中喊话。

……

城楼之上,李道兴又追问了一句:“圣上?”

“元吉还没来吗?”李渊有些心不在焉的问道,他也不知为何,方才有一种心惊肉跳之感。

李道兴忙道:“回圣上,齐王兄尚未至此。”

“不等他了。”李渊的身形微微震动了一下,沉声道:“开始吧。”

“喏。”

李道兴向门口挥了挥手,老宦官立即把拂尘一扬,两个小内侍向一旁的锺鼓和鼓楼急奔而去。鼓锺司的太监扬声道:“鸣景云锺。”

“当、当、当。”几名内侍扶起撞锺大木,向悬挂在锺楼中的铜锺撞击。

“鸣闻天鼓。”这一刻,鼓锺司大太监有一种千军万马皆有手的豪气。

“咚、咚、咚、咚咚咚咚……”

鼓楼上的内侍也击响了一排大鼓,八个人动作整齐如一,每一槌下去,都给人一种整齐划一的韵律美感。

成都城中各处负责击鼓扬锺的役人早就等了许久,只是承天门冲冲未响,是以只能默默的等待,此时听到承天门已经奏响了锺鼓,顿时满城锺鼓纷纷应和而起,一时间,整个成都城都在锺鼓声回荡声中,这也意味着一天的朝会正式开始了。

也提醒尚未抵达的官员抓紧速度,以免误了点卯应名之时。

门前静候的官员们顿时疑虑顿消,纷纷整理衣冠,排列整齐,准备等候承天门大开,入宫见驾。

也在锺鼓声响之际,埋伏在宫城北侧的左右御林卫,埋伏东夹城太仓、掖庭宫的元从禁军倾巢出动,沿宫城两侧向承天门猛扑过来。而由李神通负责的城外军营之兵也向武担山方向进军。埋伏皇城朱雀门两侧,鸿胪寺、太常寺的士兵则是向北部的承天门压了上来。

随着士兵纷纷出动,文武百官目瞪口呆,一个二个傻了一般,就这么眼睁睁的看到甲胄鲜明的士兵,将相国陈叔达、豆卢宽、萧瑀,以及唐俭、宇文士及一干大臣被捕。很快,承天门前的文武百官就少了许多。

已经晋升为御史中丞的韩志也被吓到了,这种利用“宰牛刀”对朝中文武大动干戈的大场面,他是头一回看到,一时间也被李渊的大手笔惊得张口结舌,心中不由暗想:“圣上和朝中大臣都说我韩志是潜入伪唐的大奸细,照这架势来看,李渊这家伙才是伪唐最大的奸细啊!这明显就是要把伪唐朝廷折腾得上下离心、惶恐不安才甘心。与他这手笔比起来,我真是自愧不如、拍马难敌。不过这家伙太能搞事了,难道就不怕伪唐被他这么活生生的折腾死?”

就在这时,承天门开了一道侧门,一名内侍走了出来,目光在人群中扫视一眼,扬声道:“圣上有旨,宣御史中丞韩志承天门见驾!”

“微臣遵旨!”韩志精神大振,心知他的机会来了,不管李渊是怎么想的,反正对他而言,眼前这起事件都是搞乱伪唐中枢的天赐良机,把守在门前的士兵等韩志入内,立即命人将侧门关闭,并顶上巨大条石。

这一举动,也令韩志意识到伪唐朝廷有了大变,他务必要借此机会将伪唐王朝的中坚力量一网打尽,从而给大隋收复益州开创大好局面。否则,如何对得起打下良好基础的李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