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学的待遇是极好的,住宿是一人一屋,屋子能怎么弄钱?荣烺也是看过官学的操作才明白,原来官学将屋子分三六九等,第一等装潢奢华,墙壁上挂的都是四川蜀锦,屋子不大,一应摆设皆红木家俱。
想住这样的屋子,一年得掏二百银子。
次等无蜀锦糊墙,摆设也是次一等的硬杂木。这样的,一年一百两。
再有次次等的,便是楚地谷皮纸糊墙了,摆设便是松杉之木所制。这样的,一年五十两。
不入等的,免费住的,屋内白墙青砖地,旧床旧桌各一张,也是干净清爽的。
当然,这些银子也不是官学直接收,乃官学生“自己寻了工匠装潢”。
大理寺卿文笔直白,官学生入住时一般都是不入等的那种屋子,若出身富贵的学生自然住不得那样的屋子,便会提出自己装潢摆设。JG
只是寻常工匠难道能随意入官学?
这时,学生便会派管事去找官学沟通,最后学生出银子,必得用官学指定工匠,方可修整屋舍。
那二百两、一百两、五十两的等级,是装潢等级。
少了这银子,人家工匠根本不接这生意。
再有官学伙食,原也有严格规定,早上的炊饼要三两一个,厨下便减为二两。至於鸡鱼肘肉之物,更是对半贪分。
且此事也做的极为巧妙,官学有固定采购菜蔬肉食之地,直接价钱比市价贵一倍,从源头便把银子贪了,且不露形迹。毕竟许多家中显贵的官学生不屑官学膳食,每日都是打发小厮去外头酒楼定了酒菜享用。
官学的伙食银子,原也用不了那些。
至於这些贪了的银子如何分成,枝枝蔓蔓更为细致。
大理寺也都详尽清晰写入折内。
荣烺足足看了一刻锺,方将大理寺的折子看完。大有官学修缮建设,小到笔墨纸砚,就没有伸不到手的地方。连冬天学里用的炭,都能弄一半出去变卖了。
“这不是一人贪,是一伙贪啊。”荣烺感慨。
郑太后问荣烺,“这要如何处置?”
荣烺说,“依法处置。只是我看官学这起子官学折腾这些年,无非就是为了银子。既如此,除了追回贪墨银子,再在他们贪的数目上罚银一倍。也让他们长长教训。等有空我去官学看看,倘有需要修缮的地方,直接用这银两就能修缮了,省得户部再拨银子。”
荣烺还把折子给姜颖几人看过,用荣烺的话说,“咱们一起长长见识。”
姜颖说,“这要是嘉平关,敢这样贪墨的人,都拉出去剥皮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