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页(1 / 2)

齐尚书脸上的温度一点一点消失,他眨了下眼,仿佛才从这一寸寸的寒意中清醒来。他捏了捏扇柄,像是在叹息的问,“殿下这样信任御史台,真令人意外。”

“我认为御史台更合适。”

“如果御史台真似殿下所信赖那般,那么,在河南发生挤兑事件时就应该有所警醒。”齐尚书道,“我认为是御史台的失策导致这次巡抚衙门被围困的事件。”

齐尚书竖起扇骨撑着下巴,质问程蔷,“程御史能揭开赵家的案子,那么你对河南的情况一定很清楚。你对河南巡抚、按察使应该有准确的判断,即便你已经上了对他们的弹章,但在没有明确的证据前,朝廷不能罢免他们。可是,河南挤兑事件时,你为什么没有更进一步的作为。你只是把几个商人派去河南处理此事。真是滑天下之大稽!”

程蔷道,“因为我需要判断河南的兵将到底被侵蚀到何等地步。”

“这是我在巡视各地时发现的状况,州府兵马与当地牵涉过深,利害之间,似乎害处更大。”程蔷道,“彼时朝廷没有撤换河南高级官员的意思,我纵是提议派禁卫援助河南,只怕也起不到太大作用。”

齐尚书声音中带着无比的讽刺,“那现是可以起到作用了么?换掉巡抚、按察使、将军,右都御史与三千禁卫就能平息河南府的事件么?”

程蔷冷冷道,“我以项上人头作保!”

“程右都真是自信的可以,你的人头还没这样高的价值!”齐尚书转向荣烺,“殿下举荐御史台副都御史为钦使,如果副都御史没将差使办好,您会负什么样的责任呢?”

荣烺想,齐师傅真是睚眦必报,全不讲情面。

烺也想不出她要如何承担,她又不是官员,难道还能降职?罚俸也不现实,这种场合说出来像是玩笑。

齐尚书看出荣烺窘境,追问,“公主想如何承担?难道公主不想承担?”

荣晟帝拦道,“齐卿,公主年纪尚小,不必承担此事。”

“即便古之贤君,为政不当,也要下罪己诏。臣从未见哪本书上写年纪小就不必承担责任的道理。”齐尚书寸步不让,“若陛下以公主年少为借口替公主推卸责任,那么,臣就要以公主年少为由请公主退出议事殿!”

荣烺脸色一沉,“那齐尚书你说要怎么办?不如我把脑袋寄你这里!”

“那也不必。不如这样,若御史台有失,请公主从此退出政务。臣看公主举荐人的眼神委实欠佳!”

“是吗?那下回我举荐一下齐尚书。”

“您可真是乐观开朗又自信,还下回?”齐尚书嗤笑。意思明显,这回你都过不了关!

荣烺直接给齐尚书笑火了,她怒道,“乐观开朗又自信怎么了!总好过你阴阳怪气!”

“殿下真是误会了。臣明明只是对您的能力不信任。”齐尚书振色道,“臣身为内阁辅臣,出於朝臣责任对公主提出质疑而已。便是臣提出的意见被君上采纳,臣一样会有保举之责。这是朝廷通行的道理。公主能有担责的认知,对我们做出承诺,您才有在内阁面前举荐的权利。”

“不然,纵在太后娘娘与陛下面前,臣身为阁臣之一,也绝不承认由公主提议的人选。”

荣烺:忽然又觉着齐师傅是好人了怎么回事?

荣烺心有所感,她郑重接受齐尚书的提议。望下殿下的阁臣们,她承诺,“这是经过认真思考后做出的举荐。这里面,并没有私心。我认为御史台比刑部更适合做为朝廷钦使,主理此事。”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