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接触(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1850 字 1个月前

应用於人脑的“扫描”与“写入”操作,极端困难,这是人类意识复制、平移难以实现的根本原因。

电脑,不管怎样复杂,毕竟是人设计、制造出来的,其结构理应具备可读取性,不论存储器还是运算器,无论机械结构还是集成芯片,必然有方便快捷的方式读出其中的磁畴排列、电平高低,甚或微小的机械位移,然后加以利用。

换句话说,既然是被人创造出来,电脑天然就会带有“扫描”、“写入”的易操属性。

然而另一方面,人脑,或曰人的神经系统,却并没有在自然选择中获取“容易读写”的匪夷所思属性。

人类神经系统的目标,在生存竞争中,无非是维系赖以栖居之躯体的持续存活。

四十亿年演化至今的最高成就,人脑,结构何其复杂而精妙,这且不论,其与任何计算机系统的根本区别之一,就在於其自我封闭性,除非通过种类与功能都很少的输出端口:表情,声音与手势,这系统内的任何信息,都极难被读出。

即便借助现代科学,动用从测谎仪到脑电图的一切手段,也只能得到极其模糊的概略性叙述,也决计无法得到任何系统中的精确讯息。

否则,任何审判者,又何至於一定要对受审者施压、令其自己交代呢。

“扫描”的难度,已经是如此之高,相比之下,真正意义上的“写入”,而非魔术师的催眠或心理暗示,难度就更高到了突破天际。

想一想道理也不难理解,倘若对某种系统,连读取其中讯息的手段都未掌握,

那么要向系统中增添新的讯息,就更是天方夜谭。

人脑中存储的讯息,究竟位於何处,现代科学的认识还没有完全统一,主流观点集中在“神经突触”与“神经元化合物”这两方面,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形,这些构造的物理尺寸都以微米、甚至纳米计,层层叠叠、密密麻麻的的堆积为一千多克的大脑。

如此精密繁杂的构造,只是麻烦之一,根本困难仍在於“扫描”的困难:

倘若根本不清楚大脑中某一段突触、某一团化合物,是存储着什么讯息,即便有通天彻地之能,用闻所未闻的微妙手段去改变人脑中的物质构造,没有“讯息——构造”的对照表,也无法真的向人脑中写入任何有意义的讯息。

相比之下,倒是不管三七二十一的暴力操作,在删除讯息方面,效率奇高。

理论上的分析,稍显冗长,其实方然思考一点也不严肃,他想到的是,倘若意识的“复制”当真可行,显然就意味着针对人脑的“扫描”与“写入”操作已相当成熟,那么很显然,人类世界的所有学校,都会关门大吉。

但这却终究只是一种幻想,在可预见的未来,针对人脑的“扫描”与“写入”操作,都还没有希望被研发出来。

但倘若有朝一日,这些操作真的成为了现实……

那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一边工作,一边脑洞大开,方然的思维没有任何羁绊,让他畅想到了遥远的未来。

但这一切,现在还都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