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连接(1 / 2)

永不下车 阳电 2113 字 25天前

这样的论断,其实,自己很早以前就见过,但彼时的自己,并无法理解这一说法背后的深邃思想,而更倾向於将其归为唯心主义: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能看到一个怎样的世界,

则取决於观察者的思维状态。”

离经叛道,否认现实世界的客观性、真实性,这是方然看过后的念头。

现在呢,对量子力学有了一些起码的理解,他才顿悟到,那论断并非唯心主义,而是在承认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基础上,

点明观察者的主观性,以及,

由於这种主观性,而必然导致观察结论的“个性化”,而非仅仅取决於被观察的对象。

观察,既然是一种量子态之间的锁定,特定态的观察者,不论是人、还是仪器,都必然只能锁定出观察对象的特定态。

之所以在盖亚表面,乃至今天的太阳系之内,物理学,基於实验、观察的自然科学,仍然存在,原因在於这太阳系内的每一个人,其自我意识,彼此间都遍布错综复杂的直接与间接联系,因而在量子态上,

也必然存在频繁而密集的彼此锁定。

在这种情况下,对同样的客观事物,不同观察者,必然会得到一样的结论。

然若这一条件并不存在,假设,来自宇宙中遥远区域的两个观察者,彼此间毫无量子纠缠,那么,当他们先后、且独立的观察实验装置中的猫仔时,

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他们,会不会观察到矛盾的结果,

譬如第一个观察者,看到死的猫仔,而第二个观察者,却匪夷所思的发现猫仔仍然健在,

活蹦乱跳呢。

……

西历1578年6月底,翌日,就将进入“意识连接”流程,方然已做好了准备。

意识连接,尝试将模拟器里的自我意识,与“女娲”生化培养机构里的一具身体,准确地讲,是一串正蓬勃分裂的细胞联系在一起,这漫长的过程,并不需要当事者始终全神贯注,也不影响其在“里世界”生活。

只不过,基於过来人的体验,这一过程会牵扯到当事者的时间、精力,大多数进入流程的净土民众,还是会减少在“里世界”的日常活动。

在流程设计之初,为所短时间、提升效率,也有人提出一种更激进的方案,就是将民众与“里世界”的接口,直接挪用去连接新生的身体,但这样一来,在接下来的漫长时间里,当事者就将被“禁锢”在“混沌”中枢里,

时间一长,想必就会很枯燥、乏味,

甚而度日[ <a href="http://www.biqugew.xyz" target="_blank">www.biqugew.xyz</a>]如年。

相对温和的策略,则是像现在这样,在保留与“里世界”接口的情况下,另开辟一条通路,通过意识连接网络,与将要重返现实世界的身体保持联系。

这样一来,完成意识连接流程的净土民众,事实上都将拥有三重身份,

方然将其调侃为“净土时代的三位一体”。

“我是谁”,一个何其简单的问题,对净土民众,现如今却不易回答,从意识存在的角度,“我”是“混沌”中枢里的生物电,从自我认知的角度,“我”是“里世界”的一介民众,而从客观现实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