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饭量也变大了(2 / 2)

左边墙角有一堆废铁,右边是焦煤。

屋子中间是操作间,一个用了几十年的老风箱,一个石头做成的大水缸,一个烧黑了的泥土大炉,一些铁制工具和零散家什,错落有致地摆放在这不到十平方米的房间里。

从厨房里借着火种点燃了锅炉,呼啦啦地拉几下风箱,火红的炉火高高地涌出,顾勇继续加煤。

顾猛在废铁堆中挑选熟铁,将铁放在火炉煆烧,开始炼化铁泥。

这些废铁都是从县城垃圾站里回收的好铁,本身杂质少,可以节省很多工序。

不过想要打造高质量的菜刀,千锤百炼是少不了的。

过了半个小时,铁泥融化,倒模。

没有空气锤,只能手动抡锤,全手工打造。

几十年没有握过铁锤,顾猛还有点陌生。

不过他从出生起便在打铁房里玩耍,父亲打铁的一招一式,都清晰地刻画在自己儿时的记忆中。

看着顾勇打了一会儿,他慢慢地回忆起打铁的技能。

他右手有伤,只能用五斤重的小锤,顾勇用三十多斤的大锤。

一般师父用小锤,徒弟用大锤。

小锤引导大锤。

哪里厚了,小锤在那里敲打一下,大锤跟着落下,需要双方能配合默契,才能保持打铁的节奏感。

嗵哐嗵哐~

火星四溅!

落在身上挺烫的。

鲁讯先生说过,世间三苦,撑船、打铁、写小说,这三种工作很考验人的体力、耐力、毅力,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不过习惯了就好。

叮当叮当,小锤连着大锤不间断地落在刀胚上,反覆敲打,再加热、再锻造。

在老司机的手中,铁块是柔软的,任由他的心意,变幻出各种形状,方、圆、长、扁、尖。

又过了大半个小时,一把菜刀的毛胚差不多成型了。

“好了,开凿夹钢!”

夹钢就是在菜刀刃中加一层碳钢,即是弹簧钢。

这种钢韧性好,耐磨,这也是手工制作的菜刀比不锈钢好的地方之一。

当然了,还有比弹簧钢更好的钢材,譬如合金钢、锰钢、炮弹钢,可这些钢材价格太高,用不起!

铁器夹钢,是一件很考验手艺的活儿。

在锻造菜刀时,用找来的钢材煆制成钢条,经炉火煆烧后,把菜刀的毛坯用钻子划开,再讲制作好的钢条放置中间,再经过炉火反覆煆烧和捶打。

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做完,才算加好钢。

别看加钢过程简易,烧制铁器时,掌握好火候也很重要,一定要将钢条烧制成火星四冒时才加,不然在菜刀上加好的钢条,就容易起夹层,不耐磨不耐用,这种次品卖出去遭人骂,还会砸了老顾家招牌。过了这么些年, 他依稀记得父亲的教导:顾家人是靠手艺吃饭,就算穷死饿死也不能坑人。

打铁的就这么实在,没心眼。

或许正是这个原因,顾家才会被赵家人压得死死的!

反覆打了三个多小时,一把菜刀基本成型。

顾猛夹着刀胚放进了木桶里。

木桶里装的是盐水。

西川多盐井,井水味道苦涩。

顾猛家后面院里就有一口,这也是顾爷爷选择在这里安家的原因之一。

用盐水冷却,钢火更好!

刀胚成型,这把刀算是完成了一半。

另一半工序包括安装刀把、打磨抛光、检验,花费的时间更长。

两兄弟好好配合,一天也只能打出三把菜刀,能卖出去也只能挣几块钱。

以前顾家铁匠铺能打很多东西,菜刀、剪刀、斧头、锄头、犁头等各种铁器。

现在不行了,顾爸爸去得早,顾勇脑子笨,顾猛年纪小学的少,到现在两兄弟只学会了打菜刀、镰刀,修补农具,别的刀具也会打,只是不怎么擅长,做出的东西质量不好。

至於打铁秘笈什么的,完全没有。

打铁靠的是口口相传,手把手教,秘笈什么的,没什么大用。

接下来十多天里,顾猛和顾勇除了下田插了一天秧苗,其余的时间都呆在打铁房里。

起初每天两三把。

过了不到五天,顾猛的右手提前痊愈。

顾猛开始抡大锤,一天下来能打五把,效果杠杠的。

有了菜刀,顾猛就准备进城卖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