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为了活命
强硬地打发走了福儿, 再面对说什么也不想离开王府的寿儿,素波心就软了,「你既然一定要留下, 就跟着薛姐姐好好做人做事,我自然是亏不了你。」
寿儿就再三发誓, 「奴婢一定忠心於王妃!若有二心,死无葬身之地!」
薛清见王妃已经应下, 便向寿儿道:「你可记得今天的话。」
素波便将寿儿拉起来, 「罢了,如今父皇出征,京城里本就群龙无首的,王府里只求清静,你只老老实实的便就无事。」嘱咐了寿儿,她便忙着去做防箭背心了。
原来那日留福提到背心,张长史和冯律等人就现场试了试,觉得那背心竟然很有用处, 素波自然要为府里每个人打造一件。偏皇上在前线来信命胶东王再派五十名太学生前往青州, 为了不厚此薄彼, 素波还要赶出五十件送人。
这一次太学生离京可以算是皇上离京后最热闹的场面了。太学初建时大家就知道太学生们前程必然好, 但眼下还是被太学生竟能如此被重用震惊了。
冀中之地, 经历了跟随牛通投向朝廷, 再由太子划拨给邓家,接着牛通反叛,拥立前朝皇子打起了兴复前朝的旗号, 忠心朝廷的官员早在几次风暴中荡然无存,皇上平叛经过便将官员全部罢黜,从朝中各地征调官员补充,随军前去的十名太学生在其中表现十分优异,
先前的十名太学生如今都已经在冀中各地任职,起点就是县令、郡丞,其中一个叫宋涛的甚至已经做了郡守——郡守可是一郡的主官,按这里通常的规则,就是世家出身,也总要从最低级的官员做上十几年才能当上一郡的主官呢。《陌上桑》中曾说过「十五府小吏,二十朝大夫,三十侍中郎,四十专城居。」这本是夸耀仕途顺利的,可总要四十岁才能当上县令或者郡守,但宋涛竟比还是要顺利得多,由一个太学生先任了一个多月的郡丞就升为郡守!
太学生们原本就是选拨学问出色的人才,在太学里又经过系统的教导,无论在品德修养,还是治理地方都十分优秀,更重要的是他们是经过考试走进太学走上仕途的,并非受世家高官的举荐,只忠心於朝廷,皇上岂能看不出?因此伴随这一次北上平叛一点点地收复失地,再调集太学生去青州,重用的意图就更加明显了。
太学生的行情大好,胶东王的声誉便更加水涨船高起来。新朝能建太学,能通过科考招收太学生,又能在太学里教导太学生的正是胶东王!太学里出身世家的太学生们景仰胶东王,而那些出身寒门的在景仰的同时更是无限崇敬和感激,要知道他们原本完全没有机会的。
如果说文澜阁是胶东王声名鹊起的起点,那么太学就是胶东王功成名就的高峰。素波身为胶东王妃,体味着胶东王的成功为她带来的荣耀免不了也会得意,就下厨经心做了一桌好菜,笑吟吟地接了送太学生回来的胶东王道:「今天我要为你庆祝!」
府里平日的菜品就十分丰富,今日更胜一筹,但有一道摆在正中的菜肴十分醒目,因为这道菜太简单太简单了,数个嫩黄的菜心放在清水之中,不必说一片肉,甚至连配菜也没有一丝,彷佛只将菜心用清水焯了一下忘记真正做好了就摆上来一般。
胶东王不免诧异,坐下便先挟了个菜心,还未送到口中,王妃便在一旁拍手笑道:「你果然有见识,知道这个菜最好吃!」
留福就在后面伸出头来,「这个菜怎么会最好吃呢?明明什么也没加,只煮熟了而已。」
素波就挟了一个菜心递给他,「你也尝尝。」
留福一片叶子入口立即惊呼不已,「王妃是怎么做的,为什么只用清水煮的白菜这样鲜美?」
胶东王细品了一品道:「这不是清水煮的,而是高汤。」
「不错,」素波点点头,顺便在胶东王的脸上捏了一下,「如今你已经很有品味了。」
「可是高汤怎么能与清水一样澄清透明呢?」留福还是疑惑。
「当然是有秘法的,」素波一笑,「也不只这汤特别,就是这菜其实也不是真正煮熟的,而是焯到七分熟后用细针在紮了许多孔然后用高汤反覆淋烫而成,最后还要将淋烫过菜心的高汤全部丢弃,重新换上新熬的高汤才真正做好。」
「所以呢,这个菜心汇聚了高汤中最鲜美的滋味,表面却朴实无华,就像我们王爷一样,为朝廷所做出巨大的贡献,可是却一点也不骄傲自得。」素波说着便又为胶东王挟了一片,「王爷多吃些,百菜不如白菜,这菜连一滴油也没有但却最养人了。」
王爷的确应该好好补养补养了,第二批太学生送到青州之后,胶东王更成为众矢之的,因此一向贪嘴的留福没有急着想多吃,而是细心地替王爷和王妃布了菜,「王爷和王妃都要多吃些,如今太学和王府眼见着比东西市还要热闹了,只应酬说情的人忙得不成。」
太学生的前程既然如此大好,立即就吸引了无数钻营之人。论起来当初太学初见,虽然也有人找到胶东王和王妃求情,但都是些世家士子,态度也算有温和和礼,现在形势却又不同,武将之家又或富豪之族也都动了心思,这些人的手段又是不同,连留福都不胜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