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生活与博弈论活用(2)
从分析中可以看出,为了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双方都希望对方能够讲诚信,而自己则不愿意讲诚信,因为只有在不讲诚信的时候才有机会实现利益的最大化,讲诚信的人很有可能要吃亏,於是,双方都会选择不讲诚信,最后不欢而散。出现这种结果的前提是,双方做的都是“一锤子买卖”,即这种博弈只进行一次,A和B都无法根据这一次的博弈结果再组织一次博弈,再做一次选择。比如在旅游景区的商店,商品价格往往非常贵,偏离商品实际价值,就是因为他们做的基本都是“一锤子买卖”。可假如这种博弈是重复的、连续进行的,这时,如果A与B想保持长期的合作关系,无论是A还是B都知道,如果有一次不讲诚信,将会失去以后长期合作的机会,这样,为了获得更长期、更稳定的利益,双方都会理性的克制投机行为,A会按时交货,B会按约付款,双方都会选择诚信与合作,於是必然出现了第一种博弈结果。这时双方的综合利益最大化,实现了策略上了“合作均衡”。
由此看出,要想使诚信成为博弈者的主动选择,一次性的博弈与重复性博弈是非常关键的。那些专注於一次性博弈的人,肯定是不讲诚信的,比如现在大家经常收的手机中奖短信,你会天天中奖吗?不会,这就是一次性博弈,那么大家都肯定会选择不讲诚信,所以你不会按照短信的要求汇钱,同样对方也不会兑现短信中的承诺。不过现实中,企业之间的生意,则基本上都是重复性的博弈,这样为了获得更长期、更稳定的利益,企业之间必然会选择讲诚信,而那些不讲诚信的企业,或许会一时获得较大的利益,可长远看来,它失去了与其他企业合作的机会,是不会生存下去的。
毫无疑问,诚信是企业的一种无形资产,是企业能够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它虽然不像有形的物质财产那样能给企业带来直接的市场份额和利润,但是作为企业一种良好信誉的象征,它却能赢得良好的客户资源以及合作伙伴的信赖和尊重,从而节约和降低交易成本,缩小交易范围,它是企业的一笔重要的无形财富。相反如果一个企业不讲诚信或许能使企业在短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最终必将失去客户的信任和合作伙伴的维护和尊重,作为一个市场主体也必将难在市场中立足,最终损害的也必定是企业自己的利益。
以上对於诚信与企业之间的分析,同样适用於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合作。总而言之,诚信也是一种博弈,一种看是无形,实际能够带来巨大效益的博弈策略。
出来混冲早要还的
2008年奥运会一结束了,三鹿毒奶粉事件开始发酵,逐步蔓延,终於成了国际丑闻;就像倒地的多米诺骨牌,国内奶业巨头们一个个倒下,终於酿成了国内奶业的危机。
食品安全本来就是人人“门前雪”,三鹿奶粉被检出三聚氰胺后,事件的受关注程度空前。然而更令人震惊的是,继此之后,蒙牛、伊利、雅士利等几乎所有的奶粉品牌均被检出三聚氰胺成分,国产最权威的几个品牌全部轰然倒塌,这不能不让人对中国品牌之路感到忧虑。中国奶粉品牌整体倒塌谁之过?
企业经营者缺乏敬畏之心。三鹿奶粉的事故发生后,集团董事长及党委书记职务被罢免,似乎根本不足以平息民众汹涌澎湃的问责。愤怒的根源其实在於社会对企业良心的拷问,每每这些惨绝人寰的安全事故发生时(尤其此次面对着尚未知世事的婴幼儿),每每事后得知生产商明明了解化工原料可以将人致死还仍然毫不手软地加入自己产品中时,民众注定不能够原谅这样丧尽天良的行径,也注定不可能再给予这个企业任何辩白的机会。可是,即便如此,也阻拦不了个别企业不惜一切代价追逐利益的脚步,生命的不可修复、民意的问责、永无翻身之日的几率,仍然不能培养起企业的敬畏之心,这,不能不说是中国的悲哀。
“这是一种诚信株连,对整个行业包括地区经济的伤害和影响将是持久而深远的。”某专家认为,由三鹿奶粉引发的诚信危机将株连到三个领域:首先是纵向内部扩散到三鹿名下的其他工厂。并非三鹿所有的分厂都生产问题奶粉,但那些合法生产的分厂在问题奶粉事件后也可能倒闭;其次,横向外部涉及到其他乳品企业,事实证明,蒙牛伊利纷纷深陷奶粉事件难以自拔;再次,在地域上影响到整个地区经济,石家庄乃至河北省的食品生产企业都有可能名誉受损。
按照博弈论的逻辑,持续性合作、重复性合作是诚信的前提,一次性的合作容易让合作双方产生作弊的动机。人们信任大品牌,持续使用大品牌,是看重大品牌的信誉,没有想到,蒙牛伊利之类的厂家拚命做大品牌,是为了给自己弄一个虚假的信誉来赢得消费者的持续性合作。唉,做人不老实害掉自己,害掉一少部分人,做品牌不老实,要害掉一个民族几代人啊!你们拿什么在跟消费者,再跟市场博啊?不要怪我们不忠诚,有太多的人被忠诚坏掉了肾啊!
做产品做市场做品牌不能投机,投机可以赢一时赢不了一世。不要跟消费者玩捉迷藏的游戏,游戏游戏也还能理解,真要像游戏中那样以假乱真取人性命,终有一天要葬送自己的。老百姓常常被蒙蔽,可百姓的话还是很灵验的。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以牙还牙,以眼还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