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新的模式(1 / 2)

第251章 新的模式

土豆如今也还是紧俏货,被分到种土豆的村子,也十分高兴

赵黎雅又召集了各村里正、族长等开会商讨,各村第一年能开出多少地种多少、不但要建作坊,还要预备种子。

土豆的话,她下半年种了两千亩,肯定足够提供,但甘蔗却未必,那么就要提前上遂溪县预定了。

除此还要建选址建作坊,争取最方便的辐射各村。

赵黎雅建议各村第一年都别种太多,毕竟还需要好好的学一学,基肥也跟不上啊。

所以有没有一些大户人家索性办个养猪场什么的?

这还真令人有些心动。毕竟赵家的养猪场就很多人去看过新鲜,足足养了一百头呢,都好好的,瞧着就令人眼馋。

听说明年还要扩大,要养好几百头。

自己也试一试,不也挺好?

没有办养猪场的,家里猪圈便勤快一些垫草,多蓄肥,到时混一些草木灰,也能做肥料。

各家零散着种,一家能种个三五亩、七八亩便算不错了,多的大概十来亩,这么算下来,肥料也算能够。

各村里正高高兴兴的回去统计各村多少人家加入。

对於各村,赵黎雅没打算再自己投入资金买地、雇人的模式,而是采取更像合作社的模式。

提供技术指导、负责收购,大家自己种植,自己管理。

当然,一切都有契约规定。

林漠倒是向赵黎雅笑说,对於村里人来说,这契约不契约的,其实用处并不很大,有道是法不责众,倘若到时候有人故意捣乱抬高价格抢夺成果,若是一个村的人全部都毁约,哪怕告到官府,官府也管不了的。

所以,日常里与各村打好交好也很重要,这片儿绝大部分人还是要脸的。

说好的事儿通常不会反悔,尤其更看重人情,有人情羁绊,便是契约上甘蔗一文钱一斤、别人出三文钱两斤,他们也未必会卖。

赵黎雅点点头,这倒是提醒了她。

这事儿,倒是要防备防备。

这地方民风便是如此,也是因为如此,县太爷才束手无策,但同样的,说不好什么时候对他们也一样不利起来了。

林漠这话赵黎雅信一半不信一半。

大家伙儿种地辛辛苦苦,出产了当然想要更高价格,能坚持底线的恐怕不会太多,人情再有用,也不如银子好使啊。

若是宰虎村、八角寨,赵黎雅敢肯定人情能用,白家村她都不敢保证,其他这些村,更加了。

所以,得想想法子尽量杜绝后患。

人情肯定是要维护的,日常里契约精神是要灌输的,若是违约了,惩罚条款肯定是要有的,尤其要与各村里正说好

即便罚不到别的,以后再也不收这一家的货物总是可以吧?

再有就是,在本地商贾、乡绅中找三四家实力雄厚的一并加入,震慑力更大,到时敢捣鬼的人也会更少。

各村里正统计人数的时候,赵家便放出风声找合作伙伴。

毛德兴这时候并不在县城里,自觉丢脸,跑到省城逍遥自在去了,不知什么时候才会回来。

当然,他也不可能再搅合进来了,他想开了,何必要管着赵家呢?看到他们都嫌心烦,还不如眼不见为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