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在魏昶君面前最重要事情一直浮现。
思想建军!
经济金融!
十月鞑子!
鸟铳红夷大炮武器改良和新军!
县衙职权!
这些将决定自己从一方流寇升级为“大军”前的序变,也意味着自己真正开始有规模化,制度化。
至于只知道屯兵屯粮等待时机,这不过是目光狭隘,困索一地的军阀手段罢了。
只有经济和思想的布局才能真正参与大明末年最终博弈的资格。
——南洛镇,四书生正私塾观看乡野夫子无偿教导学生。
“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春来暑往,秋收冬藏!”老夫子念叨着,他不过只是一个平凡过了县试的学子,然毫无天赋多次落榜,郁郁寡欢在家务农,之后被里长聘为私塾先生。
“老师,如今夏天也覆霜,冬天愈发寒,这不符合圣人之念。”有学生缩手缩脚,天气冷的厉害,以至于私塾都点着火炉。
“尔等有疑问是好的,要愈发学习,之后解决疑问。”老夫子颇为洒脱,并没有强行解决。
这让徐白海,楚意,保庵录几人神情恍惚:“魏兄大才,此地浇灌无偿,私塾更是无偿,好一个治理。”
魏昶君就在几人身后,他进行解释:“所谓读书人,不光是进入朝廷帮助百姓,更是真正实际的帮助百姓。”
“若百姓家无孩童读书学习,便让他读书便可。”
“若百姓灌溉困难,便联合百姓建造水渠。”
魏昶君开始教导书生队伍,只有让这些书生明白了百姓之重,他们才会真正有思想,理解要做什么,哪怕之后造反他们也毅然决然。
如此让这些书生去培养更多的读书人,安置各军当中,教导军卒,自上而下的全部拥有“爱民思想”
这便是古代最初的政委部门。
“魏兄所言极是。”书生南道嬴神情恍惚,若他从小在这种村子长大,不是被地主放牛剥削长大,那他的日子也会幸福。
“走,我们一同去帮助百姓开垦,修建道路,去了解百姓所想。”
魏昶君带着四书生,张岱也一直跟随,几人步伐逐渐坚定起来,这是书生第一次拿起锄头,开始帮助开垦,知道开垦到底多难,也知道了种地何其难也。
徐白海喊来村民,手持笔墨,他记录村民之前的生活和现在生活,予以对比。
保庵录声泪俱下,他在听着一个胡须发白李姓村民说着:“吾耋耄之年,有五子,皆无,大子参军死,二子徭役累大病死,三子遭匪患死,四子被地主催促下地雨淋重病死,五子和青梅竹马成婚,遭遇地主小儿子抢夺,被活活打死,赔了我半担米。”
“原本老朽准备投井,直到里长来了,开始改变这一切,于我们田地,住宿,土豆种,修缮吾漏雨房屋,让吾可免费进入作坊压粉条。”
“你说吾的生活如何?”
李老头声音并不哀伤,他只是习惯了悲伤,但现在他整个人不再是绝望状态,而是活了一辈子了,丧失了一切亲人,然后终于等到了好日子。
只是只有自己了。
保庵录那一刻沉默,他忽然感到了肩膀责任之重。
而后魏昶君带领书生去各个村子,让百姓自己说话,自己讲和之前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