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实际上就是一种筛选机制,工作职位只有那么多,所以注定就只有那么多人能够填补到这些坑里面去,获得比较好的职位。
其实跟文凭没有多大关系,文凭再高,大家都是清华北大的文凭,还是会有筛选的机制,比方说根据个人的身高体重,或者户口,等等来筛选。
单纯的追寻文凭,看重文凭,不过是我不需要比熊跑得快,我只要比别人跑得快就行了。
恶性竞争,最终损坏的是所有人的利益。
就跟收购水果一样,中间商到果农那里去收购水果,本来大家出价都是4块钱一斤,结果有个人说我不需要4块钱,我3块9你就能够拿走,开发商当然就收这家的水果,其他人原本都是4块钱的,结果这个人过来破坏了市场,没办法,逼着其他人也只能够3块9一斤卖了。
等到所有的人都3块9一斤苹果了之后,於是又有自觉聪明的人将价格再往下拉一拉,3块5一斤就卖了。
按照这个趋势走下去就叫恶性竞争,最终损害的其实是所有人的利益,包括自以为聪明的那个人。
学习也如此。
有自以为聪明的家长,觉得周末的时候我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补习班去,是不是就比其他人的孩子强?这样以后我孩子考大学的概率就大一些。
於是这个家长就这么做了,过了一段时间,他家的孩子考试的时候成绩不错,提高了些分数。
其他的家长看到了,心里慌了,不行啊,别人都在补课,我家的孩子放了学就回家玩,那怎么能行,也得补课。
於是就慢慢的演变成了一种怪现象,所有的学生周末不再拥有自己的时间,还是去补课,包括寒暑假也都是如此。
等到最后高考的时候,最开始补课的那个家长很可能会发现他家孩子的成绩虽然有可能提高了,但排名并没有上前,还是那个样子。
当所有的人水平都提高,但是录取的人数还是那么多的时候,实际等同於并没有提高。
这么大的压力之下,往往还会引起非常严重的后果,孩子产生逆反厌学的情绪,甚至走向极端。
大量的无用刷题,让孩子失去了探寻其它知识的通道。
苏醒一直提倡主动学习,效率学习,习题的量不需要多大,只要能够掌握知识点就行,做习题本来就是巩固知识点,而不是为了刷题而刷题。
“看情况吧,我不喜欢做物理题,对我来说太难了,但是我喜欢语文,古诗词,还有文言文,这些我都非常喜欢,教材一发下来,包括一些课外阅读的书籍,一到我手上,不要三天我都能全部看一遍。”董欣如说,“我熬夜都在看,最喜欢的就是语文课,每次语文都能得一百三十左右,但其它的要差一点,老师说我偏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