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庚帝病故之后,权柄滔天的辽凉王常年把持朝政,他凭借与武庚帝一般无二的相貌,以先帝之故颜震慑百官。
武庚帝之子武景帝李洵玉给予自己的叔父极大的特权,辽凉王虽权柄滔天,但对於自己的侄子,他依旧保持着君臣之礼。
在这种和谐的氛围下,武景帝初年国泰民安,四方边疆则由辽凉王威震。
当时极北之地崛起的巫族第一次南下劫掠,被辽凉王迎头痛击,首次劫掠便被打回老巢。
辽凉王率军北进三千里,逼迫当时的巫族王签订城下之盟。
此后五十余年,巫族不敢南进一步。
当时巫族有句谚语:“望见燕北十六州的城楼,此地便是天涯。”
或许当时的巫族人也不会想到,他们有朝一日能够踏上视为天涯的城楼,睥睨着南方成为大封的心头大患。
武景帝执政中期,随着他年岁日长,他与叔父的理念分歧越来越激烈,另一方面忧虑於自己的权力被叔父掣肘。
彼时内廷的总管,大太监曹喜进言,建议武景帝以封地换兵权。
二人拿来地图,武景帝本想将中原沿海地区封给辽凉王,此地富庶并且气候宜人,封给叔父也算不枉他一生为国征战。
曹喜口头上夸着圣上宅心仁厚,但时不时就提一嘴此地税收如何,若是此地作为诸侯封地,朝廷国库收入要减少几何。
武景帝也是聪明人,自然听出了曹喜的言下之意,於是问他有何高见。
曹喜拿手指头一戳,指了指西北三大州。
“这三块儿地方加起来的地盘大,而且是镇守西域之咽喉要地,王爷肯定会喜欢。”
但他对三大州的地广人稀一字不提,苍云山脉乃是高耸的天险,淮渡平原荒草丛生且无人定居,奎木森林则是凡人禁区自古以来就有森精野人的传说。
武景帝一度觉得太不厚道,生怕叔父会因此发怒,若是叔侄二人反目成仇,他担心自己不是叔父的对手。
但曹喜却让皇帝安心,若是辽凉王真的忠於大封,此地他非去不可。
这操作临渊王看了估计得直呼内行,帝王心术对於功高震主者,分封实为流放。
不过临渊王还算幸运,虽然他严格意义上的封地只有北龙渊这一小块儿地方,但蓬来确实也说得上富庶且气候宜人。
武贞帝比起他爷爷武景帝可厚道太多了,帝王仁心这一块儿全靠家里人衬托。
听闻消息的辽凉王据说将手中的虎符摔了个粉碎。
然后直接不辞而别,携带家卷一路风尘仆仆往自己的封地赶去。
武景帝执政后期,由於缺失辽凉王堪比“天神下凡”的助力,加之大太监曹喜逐渐收拢朝廷权力,各地民不聊生。
朝野间风云诡谲,嫡皇子们的内耗愈演愈烈,北方巫族对於中原虎视眈眈。
而晚年武景帝痴迷星象之术,劳民伤财建造了“手可摘星辰”的摘星楼,以此观测星象。
直到巫族攻占了燕北十六州,彻底点燃了武景帝末年的天下大乱。
巫族一路南下,他们依靠着信仰与神只的助力,几乎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就连喜好观星的武景帝都发现了天狼星宿的分野正在入侵中原的天空,他这才幡然醒悟。
然而此时巫族大军的兵锋已经直指封京,他们要以同样的方式,雪耻当年的城下之盟。
武景帝命令曹喜督军,率领大封主力迎战。
巫族虽说全民皆兵,但数量不过二三十万,而大封主力足有百万之巨。
若是悬殊的兵力对比,怎么想都是大封这边的绝对优势。
曹喜自然也如此认为,巫族久攻城池不下,似有作鸟兽散的趋势,曹喜下令开城追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