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真正阅览一通后,才发现那些老将也仅有硕果仅存的几人。
“仪州,长孙胜。”
临渊王点道。
随后在一众将领的簇拥下,一位体态修长,手持羽扇的美髯男子信步而出。
此人气宇极其不凡,双眸似有天星,在一众武将之间他的气质尤为儒雅,仿佛是为儒将。
“仪州小将,长孙胜,拜见王爷。”
那人行礼道。
“你便是长孙无极之子?”
临渊王问道。
“正是——”
长孙胜回道。
长孙一族乃是仪州大族,世代大将军师辈出,其中长孙无极乃是武崇帝时期的首辅,位列三公之首。
“观你之形象,羽扇纶巾,并非武将之姿,为何位列於此?”
临渊王笑道。
“投笔从戎尔。”
长孙胜回道。
“文亦能治国安邦,为何从戎尔?”
“小将胸怀兵诡之术万千,故而想敌万人。”
长孙胜回道,此语甚是狂妄。
“纸上谈兵,何来敌万人之说?”
“扬王自仪州起兵叛乱,我以三千兵马溃之,此为纸上谈兵否?”
临渊王闻言,摇了摇头,回道:“扬王志短,挥师无度,战损十比四五,称不得劲敌哉。”
“西凉乱匪攻城,势万人,城破即屠城,我以单身入敌营,使三位匪首互相攻讦,不攻自破,此为纸上谈兵否?”
临渊王闻言,微笑摇头,叹道:“匪徒乌合,勇而无智,称不得诡谋哉。”
长孙胜缄默片刻,然而他并未临渊王两次三番的否定而动怒,而是思考临渊王的意图。
“看来王爷并非需要零星战绩,也对,小将这些卑微战果对於王爷而言都是小打小闹,那可需承诺否?”
长孙胜抱拳道。
“你有何承诺?”
临渊王饶有兴趣道。
“战局交织,我观一二,若小将打算出手,则必胜。”
长孙胜胸有成竹道。
“好,我且给你这个机会。”
临渊王点头道。
长孙胜接过令牌,但他并未就此退下,而是进言道:“小将知晓一些英才,皆为大能宏志之辈,需小将引荐否?”
若是旁人看来, 长孙胜此举显然是僭越。
然而临渊王却同意了,他甚至将名册交给长孙胜,让他圈划。
“谢王爷。”
长孙胜接过名册,随后目光如电,旋即圈划二十余人。
而这些人并非都是仪州人士,显然长孙胜并没有完全偏袒家乡人士。
同时他圈划的人之中,不少有临渊王眼熟之辈。
比如高唐州的“百锻刀”张灵杰,琅琊州的“布衣郎”古寻玉,安阳州的“铁判官”苏庭……
这些都是成名已久的能人名士,另外也有一些临渊王不曾听闻姓名的“路人甲乙”。
既然能被长孙胜选中,显然也有其说法。
可谓未来可期,临渊王颇为喜欢这种期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