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三 决战辛庄(2 / 2)

李云龙道:“立马安排通讯兵啊,把我的意思给老赵传递过去,小鬼子人多,咱不能玩儿愣的,把鬼子彻底放进庄子之后,再和小鬼子玩儿挑帘战。”

“是。”

……

震耳欲聋的炮轰声再次响起,依岭七五郎下达了开炮的指令。

山野炮大队下辖三个中队,共有山炮四门野炮八门,一共十二门大口径的火炮,朝着辛庄的发动猛轰。

大炮硝烟未散,日军步兵部队趁机向着辛庄开进。

迅速抵达掷弹筒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后。

日军迅速构建的多达六个的掷弹筒阵地,一百多具掷弹筒同时开火。

这般场景好不壮观,辛庄境内几乎成了被火炮彻底泯灭的人间地狱。

好在庄子并不算小,久经沙场的李云龙预判下,战士们提前向后撤离了几百米的距离,望着眼前被硝烟彻底笼罩的,已经在一片炮火中成为残垣断壁的屋舍,张大彪吞咽着唾沫感慨道:“团长,这小鬼子的炮火还真是够猛的,原本我还以为咱们的家底够丰厚了,可和人家鬼子一比,屁都不是。

要不是您撤退的命令下得及时,就小鬼子这一轮炮火下来,咱们的伤亡怕是都小不了。”

李云龙握着自己的匣子枪,躲在一处掩体后,头也不抬道:“狗日的小鬼子没什么出息,来来回回就是这一套,炮兵轰完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时步兵冲,步兵冲时炮兵轰,瞧瞧,老子都总结出来规律来了,鬼子屁股一撅,老子就知道他们放的是什么屁。”

这话语说得幽默,张大彪和周围的一众战士们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可紧接着随着硝烟慢慢被冷风吹散,大家并没有听到日军的脚步声,反倒是听到了机械的轰鸣声。

这可是怪事了,到底是什么情况?

李云龙和张大彪一行正自疑惑的时候,负责前线侦查的侦查兵急匆匆地返回汇报道:

“团长,情况不太妙,小鬼子把铁王八开进村子里来了。”

……

在机械的轰鸣声中,日军九七式中型坦克正从辛村的村口肆无忌惮地开进,由97块单销全钢履带板链接而成的宽330mm的履带,在有些松软的土地上碾压出一段段极其规则的浅痕横条。

位於坦克车体中部右侧,可以360°回旋的炮塔虎视眈眈;车体前部左右两侧的机枪手在暗中伸出了枪口,蓄势待发。

前后一共三辆九七式中型坦克,这就是依岭七五郎期待着的对付独立团的利器。

要说这小日本可算不上坦克大国,二战期间生产坦克的总数只有4500辆,只相当於苏军坦克的年产量,而且日本坦克的性能也不算先进。

但是在这对华战场上,日军的坦克却可以耀武扬威,甚至是不可一世。

究其原因,无非就是中国的国力孱弱,军事力量落后,工业生产跟不上战争的步伐罢了。

可这也是不争的无可奈何的事实。

至少依岭七五郎此刻可以尽情的卖弄自己胜券在握的嘴脸了。

另一边,随着九七式坦克的推进,通讯兵将情况汇报给了李云龙。

原本还抱着拖住日军,联合其他八路军主力,反包围日军第四旅团的李云龙,脸色变得难看起来。

老实说,这还是李云龙指挥独立团作战以来,第一次正面和鬼子的坦克撞上。

老李压根儿就没有与日军坦克作战的经验。

这浑身都是装甲的铁王八,即使没有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的李云龙早听说了,子弹根本打不穿,手榴弹也炸不开,就算是大口径的迫击炮连续将炮弹打上去,怕是也难以炸开装甲的防御。

简直就像一个无处可下手的乌龟,也难怪会落得个铁王八的称号。

“望远镜。”

李云龙趴在垛口上侦查,小鬼子这次动用了大阵仗,山炮和野炮轰个不停,接着是掷弹筒火力掩护。

三辆坦克借着火力掩护开进,在坦克的周围是协同的日军步兵,在大后方则是紧随其后的日军第四旅团主力。

李云龙瞬间明白了敌军指挥官的意图,这是准备用这几辆铁王八挡住自己一方的进攻,破开辛庄的防御,然后直接逼迫独立团发动决战。

重压所迫之下独立团一方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就在辛庄与敌军死战,要么就从辛庄村尾撤离。

可别看鬼子这铁王八重量不轻,越野速度却是极快,能轻松达到三十千米每小时,能够轻易追上撤退的独立团一方,然后进行单方面的杀戮。

这可不是李云龙想看到的陷入被动的局面。

“团长,怎么办?”张大彪瞪圆了眼睛问道。

李云龙举起自己的匣子抢,喝道:“没什么不好办的,狭路相逢,要是连拔剑的勇气都没有,活该被人杀死,不就是三辆铁王八嘛,照样干翻他们,覆灭日军第四旅团。”

“张大彪。”

“有!”

“你带着一连和二连埋伏在庄子中段的左侧。”

“是。”

“沈泉。”

“到!”

“你率领三连和四连埋伏在庄子中段的右侧。 ”

“是。”

“都给老子记住了,鬼子的铁王八不好打,一时半会儿估计也破不开防御,你们埋伏到位,鬼子进入包围圈之后,找好方位,先把协同鬼子的铁王八前行的步兵给我打掉。”

“是——”

队伍迅速行动起来,李云龙跟随张大彪一同参战。

鬼子的坦克产量不多,一般的战役上是不会动用这等利器的,所以即使是张大彪子也没有真正和鬼子的坦克对阵过,他心里也没底儿,埋伏的时候忍不住问道,“团长,这小鬼子的铁王八到底好不好打?”

李云龙被整乐了,“你问我我问谁去,老子也是第一次碰上这玩意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