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节(2 / 2)

盛世权宠 陶夭夭 2123 字 4天前

随聿国国书一起来的,还有昭帝的一封信。信中说,他知道宋懿和宋暄的死与昭国脱不了干系,如今君熙腹中怀了宋暄的骨肉,如果他不想两国交恶,便将君熙尽快嫁到聿国来,否则,昭国定然讨不到什么好处去。

偏生在这个时候,北境告急,凉国竟然也来掺和一脚,屯兵边境,蠢蠢欲动。

如果他拒绝了聿国的请求,就立马处于一种腹背受敌的状态。因夺剑大会之故,三国都损失了皇子帝姬,面上虽不好怎么说,心底却早已对昭国怀恨在心。这个节骨眼上,他不能主动挑起与聿国的风波。

所以,尽管心中恨恨,却还是得按照聿国所要求的,同意了他国书上的请求,以完成婚约的名义,将君熙尽快嫁往昭国。

即便如此,却并不代表他会放过楼暮雪。

虽然暂时杀不了楼暮雪,但待此事平息下去,他定要寻个错处将楼暮雪打入冷宫才是。

兀自想着心事,气息已是沉郁阴鸷。

皇后瞟一眼昭帝,眸色一转,柔软的身子贴了上去,素手捏上了昭帝的肩膀,在他耳旁吐气如兰,“皇上,夜深了,就不要想这些烦心事了。不如……臣妾伺候您早些就寝吧。”

却不想,昭帝看都不曾看她,伸手拂开她搭在肩上的手,语声冷淡,“皇后先回去吧,朕还要先看完这些奏折。”

皇后脸上堆出的笑容一僵,眼神冷了冷。

昭帝却不再理她,自顾自看起面前的奏章来。

皇后恨恨地一咬牙,虽不甘心,却也不敢再说,悻悻起身,朝昭帝一福,“那……臣妾先行告退了,皇上早些歇着。”

昭帝头也未抬,摆一摆手,“去吧。”

皇后步履沉重地走出了大殿,脸上覆一片霜寒之色。

待她的身影消失不见,昭帝抬了头,“啪”地合上面前的奏章,眼底满是不郁和烦躁。静坐片刻,他起身,拂袖朝内殿走去。

进了内殿,昭帝遣退众人,走到书架旁的那个落地汝窑大花瓶前,伸出手将花瓶一旋,只听得一声“轰隆”的声响响起,原本堆满了书的书架突然朝两侧分开,露出里头一个黑黝黝的洞口来。

昭帝眼中闪过一抹奇异的色泽,抬步跨进了洞口。

书架又应声合上。

窗外,一轮明月当空,正是十五,月正圆,夜风正凉。

*

因为君熙来聿的婚事,和宋清欢与凉国和亲一事,整个聿国皇宫忙得不可开交,而重锦失踪的事,便这样掩埋在了诸多“更重要”的事中。

聿帝虽然派了人四下去搜寻重锦的下落,但毕竟重心不在这之上,负责搜寻的羽林军四处便寻无果,便也只得作罢,对外只称太卜令大人需要闭关修炼,短时间内无法见客。

巫女和巫司在宫中本就是独立的存在,因此,重锦的失踪,并未引起多少风浪。只有宋清欢察觉出了此事的不对,私底下也派了人四处搜寻,不光在皇宫,就连整个建安城都搜遍了,可并未找到任何关于重锦的线索。

她仿佛就这么一夜之间凭空蒸发,细细想来,总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觉。

宋清欢尚未从重锦失踪的消息中回过神来,朝中,却又有了新的动态。

朝中元老,国丈魏嵘主动辞去太尉一职,只言年事已高,没法再担此重任。聿帝怜其劳苦功高,准了他的请辞,另赐黄金千两,以示嘉奖。

另外,还替太子宋琰赐了婚,定魏家旁支嫡女魏芊语为太子正妃,择吉日完婚。

人人皆道魏太尉主动辞官打消了皇上对魏家的忌惮,原本迟迟没有着落的太子婚事,在魏太尉辞官后立马尘埃落定,选的还是魏家女。

可——

不过三日,皇上却又另下了一道圣旨。太傅之位,由前几日调回京中的镇北大将军宁腾跃继任。

圣旨一下,朝中顿时炸开了锅。

宁家和魏家不和已久,皇上这是刚给魏家吃了颗甜枣,便又给了个巴掌过去啊。如此帝王权术,实在令人咋舌。

但不管如何,时间一天天流逝,离沈初寒来建安接亲的时间也越来越近了。

出乎意料的是,太子的婚事,竟然定在了沈初寒来建安后的第三天,这架势,分明就是想让沈初寒和宋清欢参加了太子的婚宴再走。

宋清欢不知聿帝心中打的什么算盘。

这段时间,聿帝一系列的雷霆手段已经让她看清,他终究还是那个铁血手腕的君王,所谓父女亲情,那都是建立在自己对他利益无损的情况下。

这日,她正在殿内收拾着要带去凉国的东西,见流月抱了一物出来,行到她跟前问道,“殿下,这架箜篌要带去吗?”

宋清欢循声朝她怀中的箜篌望去。

这架箜篌,还是当初为了在父皇生辰宴上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特意央了重锦姑姑找人做了把同“莲音”相似的箜篌来,此时见得,只觉恍如隔世。

宋清欢起身接过那架箜篌,抱在怀中调试了几个音,目光落在凤尾雕刻着的那朵栩栩如生的白莲之上,忽的,不知想到了什么,脸色顿时一僵。

------题外话------

这张埋了个梗,姑娘们睁大眼睛仔细瞧着哦~

恭喜酒酒童鞋升为夭夭的解元!

☆、第178章 嫁不出去了

流月敏感地察觉出宋清欢神情有些异样,抿了抿唇,担忧道,“殿下,怎么了?”

宋清欢没有出声,只垂了眸,薄唇紧抿。

忽的,她伸出手从衣襟中掏出一物。流月定睛一瞧,殿下手中之物,正是那块她从不离身的青鸾玉佩。

她知道这块玉佩是青璇夫人唯一留给殿下的东西,殿下对青璇夫人的印象虽已模糊,对这块玉佩,却一直十分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