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王无奈道:“好好好,实际行动是吧?寡人这就给你实际行动。”
说着,赵王拿起笔来,在韩非的奏章上批了一句话。
“简直胡言乱语,周氏二人乃国之重臣,岂能灭族?”
这份批阅很快就传到了赵括的手中。
看着面前奏章上赵王的字,赵括的嘴角缓缓露出了笑容,朝着面前的庞煖招了招手:“庞卿,你来看看大王的这份批语。”
庞煖赶忙凑了过来,看清楚之后顿时喜上眉梢:“好,实在是太好了!”
对於赵括和庞煖这样在政坛上混迹多年的老手来说,这短短的一句批语之中,赵王的心思其实已经非常明显。
首先从字面上来理解,周氏二人是国之重臣,是不能被灭族的。
这句话听起来是维护周氏二人,其实不然。
赵王内里蕴含的意思是,周氏二人确实犯错,但是这罪不至於到灭族的地步。
换句话说,赵王觉得周氏二人是犯错的!
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在政坛上犯错,那是要接受惩罚的。
所以赵王真正的意思是,周氏二人可以继续惩罚,但是惩罚完毕之后他们还是重臣,更不可能灭族。
要知道之前周氏二人就已经被降了爵位勒令在家思过,现在又再来一波惩罚,绝对是伤筋动骨了。
其次,赵王除了这些说出来的话之外,还有一些没有说的话,和没有提到的人。
没有提到的人是谁?当然就是周王后!
这次事件之中其实有三个过错方,就是周王后和周少奋、周少良。
但是,赵王的批语之中只说了周少奋、周少良这对兄弟,对於周王后却绝口不提。
所以就可以这么理解,周少奋和周少良不至於灭族的死罪,但周王后呢?
俗话说得好,法无禁止即可为,赵王的旨意就是国家的法律,那么既然赵王没有禁止对周王后的攻击,那就意味着……
赵括微笑着做出结论:“现在,我们可以开始废后的进程了。”
庞煖摩拳抆掌,道:“老夫明天就上奏章!”
赵括哈哈大笑,拍着庞煖的肩膀:“庞卿,咱们可是大佬,大佬是不能操之过急的!”
第二天,赵国邯郸令上奏章,弹劾周氏兄弟,希望将周氏兄弟解除职位;同时弹劾周王后,认为周王后德不配位,不应该让她来主导后宫,应该废除周王后!
如果说韩非的那份奏章还属於比较空泛的,算是传统类型的“说坏话”相互攻讦的话,那么邯郸令的这份奏章就直接表现出了更加具体的指向。
简单的说,韩非属於“你瞅啥,再瞅弄死你”,而邯郸令这边则是二话不说,已经抄起椅子上手了。
在邯郸令之后,大量的赵括一派官员纷纷上表,对周氏兄弟、周王后进行弹劾。
“反周”的声浪瞬间在赵国之中风起云涌,大有席卷一切之势。
至於周氏兄弟那边,他们那一派的臣子们当然也是极力上奏章给周王后和周氏兄弟辩护,但是问题在於周氏一派的势力原本就比赵括一派要小,加上这一次周氏一派又犯了错,所以无论是语气还是各种立场上都不可能比赵括这边要来得坚定。
这样的结果就是周氏一派的辩护直接被淹没在了汪洋大海之中,几乎没有掀起任何的声浪,赵国政坛完全是一面倒的“反周”。
直到这个时候,第一位“开火”的重臣级人物出现了。
他就是李牧。
作为一名军人,李牧的奏章可以说是极度的直接了当,就一句话。
“臣李牧请大王废后,废周少奋、周少良两人卿族之位!”
赵国出自晋国,而在晋国的时候“卿”就属於和现在赵国重臣相当的职位。当年晋国是六卿,如今赵国是六大重臣,所以赵国人也往往习惯用“卿”来作为书面用语,代指重臣。
李牧的这份奏章,立刻就让整个气氛再上一个台阶。
这下子,一直在家关禁闭的周少奋、周少良兄弟也坐不住了,赶紧也各自上了奏章。
周氏兄弟的奏章首先是认错,说我们只是一时糊涂,但是一直以来都是忠於大王的,这一次之所以做错事也是因为太想要为大王压制武信君所以才走入歧途。
其次是表忠心,说我们周氏和王后对大王的忠心都是毋庸置疑的,还请大王不要听信武信君一派的谗言,不然将来武信君一派必然会在赵国政坛之中尾大不掉,造成诸多麻烦,甚至会威胁到赵国社稷。
双方的奏章送上去之后,整个赵国政坛之中呈现出瞬间的平静,大家都在等待着赵王的回应。
让人惊讶的是,赵王……没有回应。
无论是李牧还是周氏兄弟的奏章,通通都好像石沉大海了。
於是,接下来庞煖、许历两人又各自上了一份奏章,语气和李牧一样严厉,同样是要求严惩周氏兄弟,要求废除周王后。
然后,赵王依然还是没有回应。
这下子,气氛开始变得微妙了。
在赵括的府邸之中,召开了一次新的聚会。
所有的心腹齐聚,目的就只有一个——反周!
李牧有些不爽的说道:“这个大王怎么这么磨蹭呢?都到了现在,难道还不能下定决心吗?”
庞煖摸着胡须,道:“别看大王年纪轻轻,但是这心思好像还真是有些不好揣测啊。”
听到心腹们的话之后,赵括笑了。
“大王的心思,不是都已经摆在明面上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