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0章 在洛邑祭祀,和周王谈话(2 / 2)

今后,朕将会接过你们的意志,继续让华夏文明在这个世界上开枝散叶,变得更加的文明、强盛!

片刻之后,赵括走出了宫殿,一位年轻人已经在这里等候多时,朝着赵括恭敬行礼:“姬令见过陛下。”

姬令,就是如今的周王。

在赵括统一了天下之后,战国七雄的国君们王号全部被取消,从原先的齐王楚王变成了齐候楚候,只有周国是个例外,如今的姬令依然还是周王,而且和当年的商王朝后裔类似,姬令也不需要对赵括称臣,只不过“天子”这个称号被从姬令的身上取消了。

考虑到赵括本身就是“皇帝”,等级上来说是比周王要更高的,所以这个安排并没有引起什么反对。

赵括笑着看向姬令,道:“周王啊,和朕走走吧。”

姬令明显有些惶恐,跟在赵括的身边,故意落后了半个身位,亦步亦趋。

赵括看着面前的周王宫,也是发出了感慨:“早就听说周王宫已经年久失修,却想不到居然破旧到了这个地步。”

姬令露出了无可奈何的苦笑,道:“自从平王之后,这里便是一年不如一年,如今还能够勉强维持,其实已经算是不错了。”

赵括缓缓说道:“这里毕竟是我们华夏文明的起源地之一,朕虽然是皇帝,但若是没有周王朝,同样也不可能会有今天的朕。等到回去之后,朕会让人安排一下,对周王宫进行一番修缮。”

在赵括看来,像周王宫这种充满了历史厚重感的建筑物,那是必须要好好的修缮一番的,将来也好让子孙后代们看看,当年华夏的先王们究竟建造出来一座怎么样宏大、雄伟的建筑,看看当年华夏建筑的风格究竟是怎么样的震撼人心。

建筑,就是活着的历史。如果把建筑全部都破坏掉了,那么再悠久的历史,当只能在书上看到的时候,显然还是会有一种疏离感。

所谓“百闻不如一见”,就是如此。

姬令在听到了赵括的话之后,脸上顿时露出了惊喜的表情,对着赵括道:“姬令多谢陛下。”

赵括笑了笑,继续往前走着。

片刻之后,两人来到了一座大殿面前,走入这座大殿的庭院之中,就可以看到九座齐人高的青铜大鼎矗立着,在大鼎之上还有着十分繁复的青铜花纹。

虽然已经经历了几百年的时间,但这些时间并没有让这九座大鼎变得腐朽损坏,反而给它们又增添了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姬令对着赵括介绍道:“陛下,这就是九鼎了。”

赵括点头,看着面前的九鼎,一时间思绪发散。

九鼎,对於整个华夏而言,是一个文化的符号,更是一种中原至尊的象征。

当年楚庄王饮马黄河,气势汹汹前来洛邑郊外问鼎,就是想要挑衅和争夺中原至尊。

以至於从那以后,“问鼎中原”就成为了每一个华夏王朝统治者们心中最高的理想。

九鼎象征着天下九州,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这九州其实是早在夏朝开创时期就已经定下的,如果翻开夏王朝的地图,就会吃惊的发现,当年对於夏王朝而言大部分土地都还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九州,如今已经全部都纳入了大汉王朝的治下。

换句话说,当年夏王朝设置九州,多少有点“地图开疆”的意思在里面,而如今的赵括则是踏踏实实的把这九州给全部拿下,也算是遂了这些老祖宗们的愿望。

看着面前的九鼎,赵括轻笑一声,对着姬令道:“你可知,朕为何没有把这九鼎移到帝京城去吗?”

姬令摇头:“姬令不知。”

赵括看着面前的九鼎,悠悠的说道:“朕一直觉得,天命这种东西是存在的,但真正决定天命在谁的,是什么因素呢?其实,是天下的人心。

当天下人心在朕身上的时候,朕的大汉不需要九鼎,不需要什么传国玉玺,同样也能够牢牢的控制住整座江山,同样能够让华夏等同为大汉王朝。

这就是为什么朕不需要九鼎的原因,朕就是华夏文明的传播者和发扬光大者,所有华夏文明的成员都会对朕心存感激和崇拜,他们的民心对於朕来说就是最好的支撑,他们才是朕心中真正的九鼎!”

姬令听着赵括的话,表情也是渐渐变得庄重。

对於这位周王而言,他这一辈子其实完全没有过上一天哪怕是具备实权,能够统治一个国家的日子,但是这并不妨碍姬令在某些时候畅想一番,将来如果真的能够成为名副其实的“天子”之后,应该是如何一番光景。

但不管怎么样的一个畅想也好,多少也是有些画饼充饥的味道在里面,终究是不得其中三味。

直到今天,姬令亲自见到了赵括,并且从这位征服和统一了华夏的皇帝口中听到了这番堪称振聋发聩的话语。

这一刻,姬令突然明白,为什么赵括能够从一个赵国的臣子,一步步的走到现在,一步步的成为真正的九五至尊。

姬令深吸一口气,心悦诚服的对着赵括说道:“陛下之言,实在是让姬令佩服不已。天下有了陛下这般皇帝,是万民的福祉,更是华夏的荣幸!”

这句话,并非是姬令想要溜须拍马,而是真正发自内心的肺腑之言。

赵括笑了起来,拍了拍姬令的肩膀:“好好的照顾这里,这里不但是你的先祖和辉煌所在,更是我们华夏人共同的先祖和辉煌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