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4章 洛邑的火车司机(2 / 2)

只要是能够为社会发展,为了我们大汉国的进步而作出贡献的人,我们完全没有在意必要去拚一个高低,也没有必要说因为朕是皇帝,所以就把最大的功劳推在朕的身上,真正重要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要自己想办法活得更好,这样其实就是对大汉国最大的贡献了。”

这番话就是赵括内心之中的真实想法。

对於赵括来说,整个大汉国的江山都是他的,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其实都无所谓。

真正重要的是大汉国要能发展起来,要能继续的发展下去,要把这整个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给通通干掉,让华夏文明成为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

这才是赵括真正希望看到的事情,也是超过真正想要的东西,和这个目标相比,其他的那都仅仅是小事罢了。

李牧在听完了赵括的话之后,也是忍不住有一些心驰神往,开口说道:“陛下所言极是,臣等将来必然会继续努力,为陛下和大汉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聊了一会之后,火车慢慢的开着开着,李牧等人也开始有些疲惫,一个个靠在座椅上开始打盹。

赵括倒是还比较精神,他想了想之后站了起来,打开了前方的舱门。

在这里有着几名蚩尤军的精锐驻守,赵括出来之后,他们自然是纷纷朝着赵括行礼。

赵括笑着点头说道:“不必多礼,朕现在要去驾驶员的那个地方看看,你们跟朕一起去吧。”

作为皇帝陛下,赵括现在是去到哪里都必须要有保镖的,这并不是说赵括愿意的事情,但是这是赵括必须要承担的责任,毕竟赵括现在作为大汉国的皇帝,他的性命安全实在是太过重要了。

沿着车厢一路往前走不久,赵括就抵达了司机所在的驾驶室。

这个驾驶室其实就和其他历史上比较老旧的那些蒸汽机车的驾驶室一样。有一个很大的煤炉子,然后有一个人在里面不停的添煤,另外一个人呢则是负责掌控速度。

看到了赵括到来之后,这两人明显也是大吃一惊,赶紧跪了下来。

“见过陛下。”

赵括笑呵呵的摇了摇手,说道:“不必多礼,朕只是闲的没事干,想要找几个人来聊聊天罢了。”

在听到赵括这么说之后,这两位司机才站了起来,但是他们明显还是比较拘谨,连手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才好了。

赵括当然也能够体谅这种情况,事实上这样的情况,赵括之前也是见多了,所以说赵括就主动开口和这两名司机进行了攀谈。

“你们两个是怎么样当上这个司机的位置的呢?”

两名司机对视一眼,年纪比较大的那个开口说道:“不瞒陛下说,我其实在之前就是一个参与过对火车研发的工匠,后来呢听说火车需要招募司机,我就主动报名了。

至於他的话,他是我的一个学徒,也是我的侄子,所以说我也就顺便把他带上了火车,这样的话将来等我老了之后他也能给我接班。”

赵括点了点头,有些惊讶的对着比较老的那个老司机开口说道:“既然你之前就参加过对火车的研发,那你为什么不继续在研究院里面干下去呢?”

所谓的研究院也就是科技部的一个部门,在这个研究院之中主要集中的就是针对着各个大汉国高新技术的人才,像什么蒸汽机,纺织机,蒸汽火车轮船等等等等都属於这些高新技术的行业。

老司机呵呵一笑,开口说道:“不瞒陛下说,在研究院那里以前像我这样的人可能还能发挥点作用,可是伴随着这些年来一个又一个高科技的兴起,很多年轻的士子们都纷纷加入了研究这些东西的行列之中。

这些士子们他们可都是聪明人,而且又是见多识广,读过很多书,和他们相比的话,像我这样的人现在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用处了。

所以呢,我就主动申请离职,来到这里,当一个火车司机,每天守护着这个当年,也是有过我心血的大宝贝,在铁路上来来去去还能领到一笔不少的工钱,其实已经没有什么好苛求的了。”

听着这名老司机的话,赵括点了点头。

社会的发展,能够体现出来的就是那些高智力人才所集中的行业。

就好像现在大汉国之中的大部分高智力人才,除了当官之外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去参与到这些高科技的研发之中。

当官这种东西不是每个人都想当,也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去当的,与其在官场上和弱者勾心斗角,不如投身到高科技的研发之中,那也算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更何况科技部的部长腹真当年也只不过是一个工匠而已,现在还不是成为了大汉国的重臣,谁又说搞高科技的将来就一定没有出路呢。

赵括开口问道:“那这样的话,你现在的工钱是多少呢?”

老司机笑着说道:“现在我一个月能有1800钱,我这个学徒少一些,他是1200钱。”

在听到了这个数字之后,赵括也是微微有些惊讶。

不得不说,这个数字即便是在帝京城之中,那也属於是不折不扣的金领阶层了。

这主要是因为大汉国的钱现在是真的非常的值钱,就有点类似於后世的美金一样。

1800钱,绝对是足够一个5口之家在帝京城之中舒舒服服的过上小日子。

其实想一想就知道,这其实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因为火车可是如今大汉国最高的科技产品,如果说负责驾驭这个科技产品的人不能过上好生活的话,那才是怪事。

赵括想到这里,脸上露出了笑容,拍了拍这老司机和他学徒的肩膀,温和的说道:“希望你们能够好好的工作,将来过上更好的生活。”

这不单单是赵括对这两名子民的寄语,更是赵括对所有大汉国华夏人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