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议笑了笑,说道:“不过子敬兄想想,这附近除了那片山脚下的森林,有其它好点火的地方没有?”
“额......”
鲁肃一时词穷,仔细想想,确实找不到什么放火的地方。
众所周知,天下英雄你和我,夷陵赤壁两把火。
再加上官渡之战的话,汉末三大着名战役,几乎全都是因为火攻而胜利。
由此可见,放火,确实是杀人越货,居家旅行的必备技能。
但深入研究你就会发现,这三大战役之所以会出现火攻的情况,那都是有必备的因素。
官渡之战,二五仔许攸带路,曹操准备好鱼膏油脂之后,五千骑兵如入无人之境一样穿过了袁绍层层防线,来到了乌巢,然后纵火。
赤壁之战,东南风呼呼地刮,黄盖诈降,曹操铁锁连环船,少了其中任何一样,赤壁这场火都烧不起来。
夷陵之战就简单多了,刘备进攻东吴,走的路线是长江沿岸,全是山岭,森林茂密,气候又是十分炎热,这种情况下,整个夷陵地区就变成了一个火药桶,一点就炸。
而现在呢?
高前亭位於后世淮北市符离镇以北,那是片广袤的平原区,森林倒是有,可离得远,村庄附近的林木早就被百姓砍伐了,上哪去找木料烧火去?
至於把绍山那片森林点了,可关他们什么事?
不管是朝廷营寨还是孙策营寨,都位於绍山的西面,最近的便是东营的黄盖和韩当部,离着那便山脚森林有二里地呢,火难不成还能飞过来?
而且即便是入村庄点火,也很难形成大规模火灾。
古人都有防火意识,在人少地多的情况下,村庄的百姓房屋建造往往都会隔一段距离,不会贴得特别近,再加上大部分房子是夯土与木质结合,而非纯木头房。
这就导致哪怕村子里火烧起来,顶多烧个一两家,不可能造成把全军都给烧没了的情况。
所以官渡赤壁夷陵的三把火,几乎很难复制。
因此听到陆议的话,鲁肃也只能悻悻道:“伯言说的确实有理,陈子归就算想火攻,也不可能。”
陆议说道:“虽然我猜不透师君的招数,但稳扎稳打,总归是没错的。现在我们至少兵力占据优势,孙将军也悍勇无匹,即便师君有策略,见招拆招就是。”
“嗯。”
鲁肃点点头:“确实只能见招拆招。”
两个人完全没有想到陈暮到底会用什么招数来对付孙策,火攻、水淹、夜袭还是别的什么新式器械?
这些他们都有想过。
但至少从目前的情况下来看,这些计策都不符合实施的条件。
然而他们绝对不会想到。
陈暮真正对付孙策的杀手鐧,不是在战场上,而是在朝堂上。
谁能想到,他敢把孙坚放出来?
就好像马超造反之后,曹操不杀马腾全家,而是派马腾领兵去出征马超。
这种事情,想都不敢去想。
可正因为如此,陈暮天马行空般的想法,才令世人难以琢磨呀。
就在鲁肃陆议周瑜等人还在苦思冥想陈暮的策略时。
孙策已经领了亲卫,抵达了上梁营聚。
正是下午,秋风萧瑟,冷厉的北风呼啸,东面绍山那几座小山坡上的树林婆娑作响,将山林里树木上本就为数不多的树叶不断吹下,地上积累了厚厚一层落叶。
在北方的地平线上,一望无际的平原,密密麻麻出现了无数黑点,如一朵乌云般向着上梁营聚袭来,似乎想要将整个村落踏平。
一座村庄本来就住不了多少人,军官们占据了房子,大部分士兵都是在村落附近的平地上搭建帐篷。
由於他们是刚刚抵达没多久,营寨还没有修建,蒋钦依托的是环绕村庄的一曲沟渠当作防线。这条沟渠乃是从附近睢河支流姬沟河引入,沟渠并不宽,只有三四丈,跟一条小溪差不多。
孙策过来之后,来到了前线观望,见到蒋钦似乎并没有打算出战的意思,而是想利用外围沟渠防线进行抵御,不由大怒道:“敌人已来到近前,怎么能畏惧不前?”
蒋钦连忙解释道:“将军,并非我畏惧不前。我们刚来的时候,派出不少斥候出去查探,没想到他们的手弩厉害,杀了我们不少斥候。现在外围的情况我们根本不知道,若是出去的话,恐他们前军后方还有伏兵。”
这个解释很合理,打消了孙策的怒意,他远远眺望,说道:“既然如此,那暂时先在寨外结阵,我们离他们的营寨还远,中间那么大段平原,即便是来人了也不可能藏匿,先列阵再说。”
蒋钦虽然觉得防守村落比较稳妥一点,但见孙策执意要出去迎战,只好说道:“唯!”
当下蒋钦部在命令下,纷纷出了村落,过了小溪,在外围结阵。
其实倒不是孙策傻,一定要在外面打。
而是一旦敌人进攻村庄,很大概率要进行村落巷战,他们才刚刚过来,并没有什么准备。一旦开始巷战,就比较吃低级军官的指挥能力和底层士兵的士气。
在这一点上孙策知道很有可能比不过朝廷,所以还不如在村落外面抵御敌人。
过了约一刻锺的时间,在军官们的催促下,蒋钦部两千人先一步在外围结成方阵。剩余两千人迅速集结,在左右两翼各列出阵势来。
剩下的一千人乃是埋伏的弓弩手,藏於附近矮坡下, 一旦开战,便冲上两三丈高的矮坡,居高临下射击。
远处武安国部也浩浩荡荡,缓缓向着这边袭来。
而就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聚集於朝廷军的前锋以及孙策军的前锋即将相遇的时刻。
此时在东面的绍山附近,一支千人小队,正缓缓向黄盖韩当部摸去。
陈暮给孙坚派了一万人。
这一万人,大部分其实是用来做截击孙策部的用途。
至於突袭黄盖韩当部。
以孙坚的威望,一千人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