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庄中论道(2 / 2)

仍旧是伏念开口“各位盛情至此,小圣贤庄又怎有待客不周的道理?”

张良此时发声“儒家经典微言大义,弟子个人自有不同见解,若说要论道,必定不能只取一人之见解,定下胜败,但也显然不能人人上场,耗费公子光阴。儒家一方,就由我们三人参与,如何?”

刚才侃侃而谈的赵高,此时却不做正面回应,只向扶苏行礼,说道“全凭公子定夺。”

“论剑论道之说,终究不比拔剑饮血的生死之斗,纵然不能保证点到为止,双方分毫无伤,仍须有所规制。”

扶苏气态沉稳,安排道,“那就请儒家三杰论道三局,各位还请牢记,今日这一场,只为理念探讨,胜负并非是最重要的地方。剑上来去,有了明显高下之后,便不可再穷追猛打,或拼命反扑。”

赵高与伏念等人一同拱手说道“自当遵循公子之意。”

张良视线游移着,打量对面可能出战的人物。

楚南公,本来是楚国的第一贤者,楚国灭亡之后就已失踪,后来又一次现身的时候,不知怎么就成了阴阳家的一员。

此人原有贤名,就算成为阴阳家中人,也不曾担任任何职位,只是闲散人士,就算出战,也未必会多么尽心。

公孙玲珑虽然是名家之后,但是,她这一脉并不以武力著称,按照她的呼吸步伐来,应当不曾练过什么武功,不必多想。

在场之中最危险的一个人,实际上就是赵高。

他身为罗网的首领,传闻中自身的实力也是深不可测,然而中车府令,已属帝国权贵,麾下高手如云,直接下场动手的可能性不大。

那么最有可能出战的,就是黑剑士胜七,与赵高身边随行的罗网六剑奴。

所谓的以剑论道,实则就是大秦对儒家的一次敲打,而且态度已极为严厉,当与数日之前,墨家现踪于桑海城外的事情有些关联。

如果儒家一方全胜,未必是一件好事。如果全败,又必然会使儒家声名受损。

张良思索已定,站起身来,微笑着说道“既然如此,那这第一局,就由在下与胜七兄一战吧?”

众人目光,转向坐在公孙玲珑身边,一直没有开口说话的那个大汉。

其实许多儒家弟子早就悄悄打量这个人,大秦此番来到小圣贤庄的人,大多数都是气质上有特殊的地方,而这个人却是把特殊之处全都放在了脸上。

他脸上,竟然有七国文字刺下的刑印。

此人便是号称黑剑士的胜七,他出道之后,行走于七国之间,寻找那些著名的剑师,上门邀斗,每一个被他找上的人,都死的惨不忍睹。

七国发文追缉,曾经多次将他擒拿,在他脸上刻下了代表死刑的文字,可几乎每一次,都被他于行刑时杀死刽子手,逃离刑场。

也许一开始抓到胜七的时候,要把他留到刑场上行刑,是为了某种仪式制度,给了他逃窜的时机。

那么后来,众人杀不了他,则纯粹是因为他的实力,在每一次被捕的间隔,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寻常的士兵,已经不可能把他抓住了。

在七国并存的最后那几年里,这个壮汉的名声,可谓是七国剑客之中最凶恶的一个,甚至被传说成从炼狱之中走出的冷血邪魔。

而他的配剑,某种程度上来说,经历比他这个人还要传奇。

那是一把宽大、厚重、剑刃钝平,剑脊上印绘着深红色的纹路,几乎有普通人一人高的黑沉巨剑。

其名——巨阙。

传说,这把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为越王勾践所铸,钝重非常,非天生神力、力大无穷者不能舞之,一旦挥出威力无比,可轻易开山裂石,有“天下至尊”之美称。

可惜等到欧冶子真正将之铸成,才发现这种剑,实在太重,自古以来鲜少有人能驾驭,它的威力也就逐渐被世人所淡忘,剑谱排名落至二百之后。

直到遇上了胜七。

体魄异常,百毒不侵,内力浑厚,嗜战如狂的胜七,与这巨阙剑,简直是天作之合。

人与剑相逢之后,数年之中,巨阙剑就重回剑榜第十一位。

这个人曾经追杀已经身负重伤的盖聂,也曾经跟身受重创的卫庄交手,占据上风。

他的实力,如果单打独斗的话,应该要比六剑奴中任何一个,都高出几分。

张良选他做对手,心中一开始就没有存着打赢的念头,而正是要用巨阙的霸道之处,反衬自身的剑法,伪做出一种儒家无意与朝廷抗衡的态度。

之后若是二当家颜路出手,他的含光剑,玄虚入微,更是紧守着“不杀”的路数,相信对上六剑奴中的任何一个,都能形成和局。

经过这两局之后,相信公子扶苏也能明白儒家的态度,再由伏念出手,挽回儒家的声名。

这就是张良心目中,今日这个局面最佳的解法。

赵高不知是否出了张良的心思,脸上带着神秘的微笑,赞同了这个出战的人选。

亭中施展不开,既然第一局的人选已经定下,张良解下外袍之后,便让身边的弟子送来配剑凌虚,随同胜七走向亭外。

二人在水面宽阔长桥之上站定,相隔仅有数尺。

凌虚剑未出鞘,张良持礼说道“请。”

胜七哼了一声,右手向上握住了肩头粗大的剑柄,沉重的巨阙剑缓缓向上抽出。

连接着剑柄铁环的锁链缠绕在胜七周身,此时也随着巨剑的移动,发出叮铃铃的响动。

二人之战,一触即发,亭中的众人也提起精神,紧密注视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忽然,一声长叹,悠悠传来。

“风景萧条意乱飞,明云影里坐移时。”

“云迷鹤驾何方去,误弄虚饰失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