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1 / 2)

第一章

阳光映亮满室,成排的书架上都是难得一见的奇书轶本。静悄悄的书房内只有两个男人,其中一个恭敬地束手站在一旁,另一个则是懒洋洋的靠坐在酸枝木软榻上,手里还拿着本书。

宁王世子李初,舒了舒身子,放下手里的书,半眯着眼瞥向一脸严谨的总管。

“洋叔,半个时辰前我叫杜墨去给炭炉添些炭,怎么到现在还不见人影?”

“这……”李洋苦笑,“怕是又在府里迷路了吧?”

这新聘的书僮做事伶俐勤快,当初考较他时,诗词文赋都难不倒他,虽然有些见解似乎因为年纪而显得青涩,但应该足够应付世子的要求,因此他十分满意,就将人留了下来。

想不到样样好的杜墨,独独对认路这事十分不在行。任凭他说破了嘴,向他说明了千万遍,那小子依然能在转眼间迷失在王府中,常常要其它的小厮帮忙才能把人找回来。

真不知道当初他寻差事时,怎么找到宁王府大门的!

自己的书僮有这毛病,李初自然了然於心。不过杜墨做事认真他看在眼里,说话太过正经这点更令他觉得有趣,加上他对书僮的要求高,能找到人已是不易,这点小缺点,他也就睁只眼闭只眼了。

只是想到每回要杜墨去厨房,他竟可以走到书房;要他去书房,他能够逛到茅厕,这种“特殊”才能,教李初着实啼笑皆非。

“洋叔,你当初怎么找到杜墨这个妙人的?”他从没关心过这个问题……应该说,他从来懒得关心底下人的情况,不过这个杜墨确实引起他的好奇心。

“他是自己找上门的,我瞧他说得自信满满,便顺口考了他一下,想不到他对答如流,再见他长得白净,比那些人口牙子找来的人不知好了多少,便录用了。”

“他长得……实在太过秀气,要换上女装恐怕也是一位娉婷佳人,你确定他真不是个女娃儿?”李初回想着杜墨的样子,纳闷不已。

“启禀世子,他真是个男子,我请府里煮饭的大婶验过的。”老实说,他自己也质疑过这事,才会特别慎重。“另外,我也调查过他的背景,他确实住在泾阳山间,父母俱在,打猎维生,然而有一事却令老奴不解。”

“什么事?”

“当我向他们问到杜墨时,他父母竟楞了好半晌,才像想起自己有个儿子般点头。”李洋百思不得其解。

“是吗?”李初若有所思地一笑,却也没有再追究这事。杜墨的来历,他冲早清楚的,不急於一时。

突然,外头传来急急的脚步声,屋里的两人便停下交谈。待那脚步声接近书房时忽地一顿,接着转为平缓,直至门前。

“爷儿,炭炉添好炭了,杜墨要进去了。”话声一落,便见一名瘦弱的少年右手提着一个炭炉,左手拎着个食篮,手臂上还挂了件披风,十分吃力地走进房。

李初见状,只是眉梢微挑,并未说什么,倒是李洋不悦地开口训斥,“杜墨,怎么去添个炭添那么久?”

将手上的东西放好后,杜如墨低着头解释,“对不起,总管,我……我又迷路了……这王府的路实在长得都差不多,假山流水亭台楼阁交错,像座大迷宫一样,我很辛苦地找到柴房添炭,却不知为什么书房的位置老是变来变去,我怎么也走不回来……”

李洋听了差点没晕倒,李初则忍住笑意,淡淡地道:“然后你走到了厨房,厨娘便叫你顺便送点心给我,接着你又遇到我娘房里的大丫鬟春兰,她叫你送披风过来,最后你迷路到花园,还差点跌到湖里,绕了一大圈才经由西侧门回到书房,对吧?”

“对对对!”杜如墨点头如捣蒜,服侍李初才一个月,她已经对他的聪明才智十分钦佩。“爷儿如何得知?”

“食篮从厨房拿的就不说了,披风上会绣老鹰的,只有春兰一个,肯定是我娘叫她做的;而你的鞋上一脚沾泥一脚未沾,必然是走到湖畔,单脚踏上烂泥,衣服没湿,显然你稳住了没有掉下去。而你头顶上沾了片梧桐叶,梧桐树王府里恰巧只有我这院落的西侧门有种。”

李初摆了摆手,又道:“东西放好就下去吧!今日我放你一天假去把路搞懂,虽说你有迷路这毛病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了,但我可不想这事一再的发生!”

“谢谢爷儿。”杜如墨有些欲哭无泪地拿下头顶上的梧桐叶。“对了,这食篮里的点心,是王妃特地交代厨房为您准备,请爷儿趁热享用吧,还有披风……春兰姊说,王妃怕您冷着,叮咛叫她做好……”

“我不想吃。”他对点心一向没什么兴趣。“那披风也拿走,屋里烧着炭炉,正热着呢。”

想不到他的响应会如此冷淡,杜如墨顿了下,有些欲言又止地看了他良久,才以相当缓慢的速度开始收拾东西。

“有话就直说。”瞧杜墨那样子,就知道他不太情愿。

“那个,关於爷儿您方才的话……杜墨深觉不妥。”既然主子都允诺了,她鼓足勇气,正气凛然地擡起头,“王妃是关心您才差人准备了这些东西,您若事事违背王妃,让她担忧,便有违孝道,百行孝为先,将来您接了爵位,何以服人?”她的语气十分正经,且字字忠孝节义。

李初听了笑哭不得。“没这么严重吧?”

“事关爷儿您的德行,不可轻忽啊!”像是向皇帝死谏的大臣,她勇敢无畏的劝说。世子於她有恩,当初是他的首肯,她才能进王府当差,解了她的燃眉之急,因此她无论如何都要保护好世子的名声以为报答。“孟子曰:『亲亲,仁也。』,孔子也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经》有云:『昔者明王之以孝治天下也……』,足见孝为仁之本,仁为政之本,您是未来的王爷,处世自然要以仁孝……”

“行了!”抚了抚额,有些后悔叫杜墨有话直说,属下太认真也是一桩麻烦。他不疾不徐地打开食篮,拎了块酥饼吃下。“好了,我吃了,这一块酥饼足以让我齐家治国平天下,所以你的《论语》《孟子》和《孝经》能不能先收起来?”

“请爷儿恕罪,杜墨僭越了……”听出他的调侃,杜如墨这才有些不好意思的闭嘴。基本上,还在家里时,爹就常说她像个小老头,想不到都为人奴仆了,这个习惯还是改不过来。

“罢了,你再去帮我沏壶热茶好了。”他可不想这闲适的一下午,被这小子给破坏了。

“是的,小的马上就去。”知道自己大概又会迷路,杜如墨这回学乖的先请教李洋,“总管,请问厨房该怎么去?”

他一怔,先看了看主子,李初使了记眼色给他,他便心领神会地指向厨房的反方向道:“往那儿去,一直走就是了。”

“谢谢总管。”拎起桌上的茶壶,杜如墨快步地开门出去了。

李洋跟在她身后,也准备离开,却在门边停住脚步。

“怎么了?”李初漫不经心地问,心想接下来应该可以清闲好几个时辰,没想到李洋的回答,当场令他傻眼。

“世子,那个……我告诉杜墨的方向明明是去柴房的,但他出门后不知怎地拐了个弯,居然走对了路,真往厨房去了……”

杜如墨知道,自己虽然被分派到世子身边,但称不上是他的心腹,否则她的工作应该是陪在世子身边帮他研磨跑腿,而不是拿着扫帚清理落叶。

犹记当初被带到世子面前时,她几乎被炫花了眼。眼前的男人温文尔雅、俊美修长、气质高贵……几乎所有可以拿来赞美一个男人的话,都可以套用在他身上。

难怪外头的人一提起宁王世子,莫不赞不绝口。

凡是家世不差又有闺女的人家,全请媒婆拿帖子往宁王府里送,要不也会上门来攀亲带故,仿佛走出门去告诉别人自己和宁王世子说过话,就是件很光荣的事。

世子总是笑着,但笑得很有距离,总让她觉得那并不是他心中真正的情绪,却又看不出个所以然。而她也就是在他的笑容中,被遣出来扫落叶,害她这个书僮觉得自己好失职,不仅从没服侍他书文作画,就连他吃喝的喜好都不知道。

唉,光是这样扫扫落叶、端茶送水的,她如何能报答世子的大恩?

她只能安慰自己,至少扫落叶时不必面对世子,缠胸布也能放松些,否则成天勒得紧紧的,常令人透不过气呢。

边扫边胡思乱想,杜如墨幽幽地叹了口气,随即又想,要是有别人看到她现在这副模样,一定又要笑她像个娘儿们了。

刚进王府那一阵子她常被人这么说,但她本来就是个姑娘,某些习惯实在是改不掉,幸好世子书僮有自己的房间,不用和其它奴仆挤在一起,她也免去被人发现身份的风险。除了每月月信来时较为不便外,其它事倒还过得去,只是有时府里的小丫鬟会朝她送个秋波,总令她很无言。

好不容易把落叶扫成一堆,却又有新的飘落下来,杜如墨皱眉擡头瞪向院里这株百年的梧桐树,不意看到前方院落的屋顶上,快速地飘过一道黑影。

那是……刺客吗?因为某些缘故,她对这方面十分敏锐,不由得心下一惊,本能地抓着扫帚就往黑影消失的地方冲过去。

原本她想放声大叫,但又怕是自己看错,引起骚动可就不好。

然而万一那真是刺客,世子因此有了三长两短,她可是万死难辞其咎!

路上遇到一名长工,为求稳妥,她还是请对方去找总管带人来帮忙,便又慌慌张张往内冲,但才跑没几步,脚下却踩到一块硬邦邦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