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四章 听故事的人总喜欢问后来呢,讲故事的人早…(1 / 2)

清新老婆超厉害 念@娇 2695 字 4个月前

《我与地坛》里,最让杨帆难忘的是史铁生遇到的那个漂亮的小姑娘。

史铁生说,十五年前的那个下午,他第一次来到这个园子里,就看见了她。

那时,她大约三岁,蹲在斋宫西边的小路上,捡树上掉落的“小灯笼”。

那儿有几棵大梨树,春天会开一簇簇细小而稠密的黄花,花落了便结出无数如同三片叶子合抱的小灯笼。

小灯笼先是绿色,继尔转白,再变黄,成熟了掉落得满地都是。

小灯笼精巧得令人爱惜,成年人也不免捡了一个还要捡一个。

小姑娘一边咿咿呀呀自语,一边捡小灯笼。

她的嗓音很好,不是她那个年龄所常有的那般尖细,而是很圆润。

史铁生奇怪,这么小的孩子,怎么一个人跑来这园子里?

他问她你住在哪儿?

她随便指了一下,就喊她的哥哥。

沿墙根一带的茂草之中,站起一个七八岁的男孩,朝史铁生望望,看他不像是坏人便对妹妹说:“我在这儿呢。”

说完又伏下身去,在捉什么虫子。

最后,他捉到螳螂,蚂蚱,知了和蜻蜒,拿来取悦他的妹妹。

有那么两三年,史铁生经常在那几棵大梨树下见到他们,兄妹俩总是在一起玩,玩得和睦融洽,都渐渐长大了些。

之后,史铁生有很多年没见到他们。

他想着,兄妹俩都在学校里吧,小姑娘也到了上学的年龄,必是告别了孩提时光,没有很多机会来这儿玩了。

这事很正常,没理由太搁在心上,若不是有一年史铁生又在园中见到他们,肯定就会慢慢把他们忘记。

那是个礼拜日的上午,晴朗而令人心碎的上午,时隔多年,史铁生又遇到了那个漂亮的小姑娘。

他摇着轮椅车,来到那几棵大栾树下去,恰又是遍地落满了小灯笼的季节。

当时史铁生正为一篇小说的结尾所苦,既不知为什么要给它那样一个结尾,又不知何以忽然不想让它有那样一个结尾。

於是,他从家里跑出来,想依靠着园中的镇静,看看是否应该把那篇小说放弃。

他刚刚把车停下,就见前面不远处有几个人在戏耍一个少女,作出怪样子来吓她,又喊又笑地追逐她,拦截她。

少女在几棵大树间惊惶地东跑西躲,却不松手揪卷在怀里的裙裾,两条腿袒露着,也似毫无察觉。

史铁生终於看得出来,少女的智力有些缺陷,但还没认出她是谁。

他正要驱车上前,为少女解围,就见远处飞快地骑车来了个小伙子。

看到小伙子,那几个戏耍少女的家伙望风而逃。

小伙子把自行车支在少女近旁,怒目望着那几个四散逃窜的家伙,一声不吭喘着粗气,脸色如暴雨前的天空一样,苍白又显得阴沉。

这时,史铁生终於认出了他们,小伙子和少女就是当年的那对小兄妹。

他几乎是在心里惊叫了一声,或者是哀号。

小伙子向他的妹妹走去,少女松开了手,裙裾随之垂落下来,很多很多她捡的小灯笼便洒落了一地,铺散在她脚下。

她仍然那么漂亮,但双眸冲滞,没有光彩。

她呆呆地望着那群跑散的家伙,望着极目之处的空寂,凭她的智力绝不可能把这个世界想明白。

大树下,破碎的阳光星星点点,风把遍地的小灯笼吹得滚动,仿佛暗哑地响着无数小铃铛。

哥哥把妹妹扶上自行车后座,带着她无言地回家去了。

“小妍看不见东西,她也曾这样走过来,如果眼睛没治好,她将来也会再经历类似的事。

”讲完这对兄妹的故事,杨帆不再继续讲《我与地坛》的故事,对王申海这样说道。王申海望着前方,怔怔出神。

良久,他眼神黯然:“如果是你,你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将自己的眼角膜送给她,是吗?”

杨帆没立刻回答,沉吟片刻才说道:“如果现在的我得了绝症,我会的。”

王申海还没说什么,杨帆又说道:“主要是我觉得,我得到的已经够多了,是该回报点社会什么了,心里踏实。”

“所以那些有钱人,亿万富翁都喜欢大张旗鼓做善事,心里有鬼?”王申海笑道。

杨帆摇头:“我没有钱。”

王申海点头。

杨帆又说道:“我只是女朋友有点多。”

“我知道了,你不用一直挂嘴上。”王申海胸口有些闷。

接下来两人的聊天过程中,杨帆时不时在手机上回信息。

甚至还接了好几个电话。

“都是你女朋友?”又一个电话挂断后,王申海问道,坐这么近,他能清晰听到杨帆手机电话里传来的声音,几个电话都是不同的女声。

“嗯。”杨帆叹气:“信息回得慢,就打电话过来问我在干嘛。”

柳芊芊和柳月月也就算了,今晚的十三姨也是这样。

王申海心里舒坦了很多,说道:“杨帆,我觉得你配有四个女朋友,七个也可以,三个有点少。”

“那我再考虑考虑。”杨帆说道。

王申海语塞:“算了,别再祸害好姑娘了,放过那些可怜的单身狗吧。”

近来,他睡觉总是做梦,梦到以前。

有小时候的家乡,春天万物生,冬天无边落木。

北方的经济都集中到了燕京似的,其余地方都很萧条,无数东北老乡不远几千公里,跑到南方谋生,落户。

现在的东北地广人稀,相比南方三里一村,十里一镇,太冷清了。

都喊着建设家乡,但没资源,很多人回去后又跑了出来。

故乡容不下肉身,他乡容不下灵魂。

离家奋斗的人,背负了太多的期盼与梦想,承载了太多的爱与责任。

有的人在商场上摸爬滚打,有的人在宦海中漂游沉浮。

最后,很多人突然发现,自己竟然在原本陌生的地方有了一个新家。

自此,唯有当与人讲起家乡的时候,才会眯着双眼陷入幸福的回忆里,这时候,自己比任何时候都要神采斐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