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走姚采澜特意多给儿子塞了几张小额的银票,「你们两个平日的花销就从里头出,尽量多给你师傅留些资财,他家里的情况你也看见了,总不能一直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毫无疑问,萧右对银钱毫无概念,石头一直掌管着两个人一路上的花销。
石头走后不久,墩子又长了一场大病,把姚采澜吓得够呛。这孩子比起他两个哥哥,体质要差了一些,一两个月的功夫总要闹上一场,发热、咳嗽、头疼,让姚采澜紧张的不得了。这时代早夭的孩子可太多了。
可怜天下父母心!
在深夜里守在墩子病床前,姚采澜心力交瘁之际,却越来越多的想起前世的父母来。
尽管记忆已经模糊了,但那些伤感和苦痛还像刻在骨子里一样的如影随形。
前世里,她从小就没有安全感。她一直以为母亲不爱她,只心疼弟弟。而父亲常年在外工作,虽然比起母亲来还是挺喜欢她的,其实对他们这三个孩子感情都不算深,心里最爱的只有母亲一人罢了。所以在母亲遽然过世之后,父亲的精神支柱立刻垮塌了……
而自己,几乎怨恨了母亲一辈子。
其实,知道现在才明白,是自己错了,是自己一直局限在小我当中,没有跳出来看看。
父亲常年在外,母亲独自一人在农村抚养他们姐妹三人,祖父一心偏向大伯,从来不过问自家死活,那些年农村生活十分艰苦,物质十分匮乏,可以想见,母亲吃过的苦不计其数,付出了自己以前没有想像到的艰辛。所以,她脾气急躁,甚至有点暴戾,也是生活所迫啊。而自己在一个人悄悄长大的同时,心里的怨恨却与日剧增。
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如今,墩子经常生病,自己倒是忽然理解了母亲的苦楚。
非是她不爱自己,而是,她已经没有了力气来爱了……
正如现在,她想要付出一切代价,只要墩子能好起来,只要他能健康的活着。
在寒风呼啸的漆黑的夜里,姚采澜看着因为发烧而脸色通红的孩子,除了不时的给孩子用温水抆洗一下额头、颈下,便呆呆的坐着,心如刀绞。
因为墩子经常生病,姚采澜几乎成了半个大夫。医书翻了一本又一本,大夫请教过了一个又一个。那几个治疗风寒的药方她已经烂熟於胸,到了后来,自己都能看着孩子的症状来抓药了。
足足熬过了七天的时间,也不知是药方起了作用,还是孩子自身的免疫力的作用,墩子的热终於退了,孩子又重新恢复了旺盛的精力和活泼的笑容。
姚采澜终於可以松一口气,这一场仗,又熬过来了。
江清山也着急,可他着急是有始有终的,白天忙一天,晚上支持不住,看护上一个来时辰就睡下了。而姚采澜却是全程守护,心里的煎熬是从始至终的。真是苦逼的人生啊。
墩子的脾气十分温和懂事,与他急躁敏锐的大哥、聪明懒惰的二哥形成明显的对比。因为体弱,姚采澜便更是偏疼了几分。
每每生病之时,姚采澜便勉强给自己打气,熬吧,熬到六七岁就好了。
小孩子都是爱生病的,大些就好了。姚采澜拼命找出些理由鼓励自己。
所幸,竹通那边终於有了好消息传来,章姨娘生了个女孩,姚谦给取了个名,叫绾澜。要说她生产的过程也是十分凶险的,不过,好歹挺了过来。虽然不是男孩,却也很能慰借章姨娘孤苦的心灵了。
姚采澜知道了之后虔诚的双手合十往西方拜了一拜。老天保佑啊。
小惠也有了新动静,居然主动提出要去学厨艺。姚采澜高兴的答应了。
江府的厨房里一直有一个任务,就是隔几天就往萧家送些现成的吃食去,诸如四喜丸子、烧鸡或是馒头、花卷、葱油饼之类的,这些年从不间断。时候长了还得额外再带上几套衣裳。
这当然都是因为秦姑姑这个不太会操持家务的主妇的缘故。
姚采澜便仔细的看着,果然,厨房往萧家送吃食的频率比以前高了一些。秦姑姑有时过来找姚采澜叙话,不出片刻,小惠便会寻过来。有时候还会给秦姑姑做些衣裳、手帕之类,让秦姑姑非常高兴,激动的连连夸赞小惠的手艺。小惠便脸红的像苹果一样,低了头闷不做声的做娇羞状。
只有姚采澜在一边看戏看的憋到内伤。自己发现了一个秘密,却没人可以分享,真是憋得慌啊有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