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一战成名
胡善围没想到她已经以另一种方式在后宫几近「成名」了。
胡贵妃的话有些刺耳,但说的是实情,胡善围大方承认,「是的,微臣不属六局一司,只负责打理藏书楼。」
胡贵妃饶有兴致的打量着胡善围,「有点意思,本宫听说藏书楼最很热闹,早就想来看看,无奈白天太热,怕中了暑气,特地等夜凉如水时过来,既然你负责藏书楼,就带着本宫转一转,藏书楼里有什么宝贝。」
藏书楼本就是爲了皇室而建,胡贵妃的要求,胡善围不能拒绝。
只要别强行拉走江全就好。胡善围比了个手势,说道:「贵妃娘娘里边请。」
第一层楼是集部,胡贵妃似乎对游记和话本小说等通俗类的书感兴趣,她随手拿了几本,要随行的宫女捧着,「送到延禧宫去,本宫得闲时再看。」
胡贵妃每选一本,胡善围便拿笔记下来,直到宫女捧着的书都快要遮住脸时,胡贵妃才住手,「好了,带我去二楼。」
「娘娘稍等。」胡善围把借走的书单递给延禧宫的掌事太监,要其签字画押。
掌事太监一扬手里的拂尘,拒签,「不过借你几本书而已,我们延禧宫什么没有,还怕借东西不还?」
胡善围说道:「这些书不是卑职的,卑职只负责保管,以供御览,每一本上架或者流出都需要记录。」
能做到掌事太监,早就成了人精,如何看不出胡贵妃今晚真实的来意?
胡贵妃日渐骄纵,她出身高贵,且怀着龙嗣,马皇后不敢直接打压,便借口要范宫正将赵宋贤妃事迹和家风家法整理成册,教育后宫嫔妃,其实针对胡贵妃一人。
胡贵妃无论有多受宠,始终都是妾。马皇后摇着贤惠、树立家风家法的正义大旗,毫无破绽,胡贵妃一点办法都没有。
但是胡贵妃对付不了马皇后,戏弄一个无权无势,且头上没有「尚」字辈高等女官罩着的八品女史,给修书制造一些骚乱阻碍,简直易如反掌。
胡善围官职低微,用不着胡贵妃亲自调/教,怕脏了手,这事掌事太监出马比较合适。
所以,掌事太监故意不签,还奚落胡善围,「贵妃娘娘拿本书还要还?那以后娘娘在御花园摘了一朵花,一个果子,是不是也要咱家签字画押啊?」
胡善围说道:「御花园的花和果子归尚寝司的司苑女官们打理,卑职只负责有关藏书楼的事。」
各宫的掌事太监皆是七品,胡善围是八品女史,故自称「卑职」。
其实在去年的时候,掌事太监们都是六品,出了老太监在洪武帝面前谈论政治,差点砍头的事情。洪武帝命人在东西长街立「内臣不得干预政事,预者斩。」铁碑后,就将太监官职集体降级,以前的最高是五品,现在降爲六品。原本六品的,降成了七品,以此类推。
与此同时,洪武帝将女官提了级别,以前尚字辈都是六品,现在提成了五品。所以洪武帝这样改,无疑是用女官压制日益膨胀的太监势力。
太监和女官,虽爲同僚,一起服务宫廷,其实是竞争关系,甚至有时候互相敌视。
掌事太监无端被降级,不敢怨恨洪武帝,正好拿胡善围撒气,柿子当然要选软的捏,捏的舒服,也不扎手。
捏的就是你!
掌事太监将拂尘搁在胳膊肘处,目光透着鄙夷,「哟,你一个小小八品女史,还敢顶嘴?藏书楼借书还要咱家这个掌事太监签字,咱家从来没听过有这等宫规。」
「你们听过没?」掌事太监问围观众人,修书的十个女官没有附和他,但延禧宫的人都纷纷摇头,「从未听过。」
掌事太监笑道:「听见了没?大家都没听过有这条规矩——把书搬走!」
「且慢!」胡善围拦在门口,「藏书楼刚刚建好,幷没有成文的规定。但是卑职已经草拟了藏书楼书籍管理的若干章程,已经送给宫正司的范宫正,正等待范宫正的定夺。」
「哈哈哈哈。」掌事太监像是听见了笑话,笑得弯了腰,延禧宫宫人也跟着取笑。
胡贵妃没有阻止,她坐在太师椅上,饶有兴致的摇着罗扇,好像看一场大戏。
掌事太监突然收起笑声,问胡善围:「你进宫多久了?」
胡善围:「一百零七天。」
「那就是三个多月。」掌事太监对着胡贵妃说道:「娘娘,奴婢从服侍皇上潜邸吴王府开始算,已经三十年有余,都没有敢自行立过规矩。现在这位胡女史才进宫三个月,就拿着鶏毛当令箭,自己定规矩,这可是从未没有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