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反聘
抗旨不尊要杀头的,还会连累在场的曹尚宫和崔尚仪。
「微臣胡善围接旨。不过——」胡善围捧着明黄圣旨, 指着冰块里的范尚宫:「我要带她一起进京, 后宫女官刚刚出宫就横死长江, 我必要弄个明白,有司必须彻查此案, 找出真凶,不能让范尚宫白白死去。」
宣旨的太监早有所料,说道, 「范尚宫辞官出宫荣养, 路上遭遇不测,帝后都很是震惊,遂立刻命咱家来瓜州,除了传旨护送胡尚宫回宫,还命刑部的人过来督办此案, 刑部的人就在后头, 马上就到。除此之外,还命咱家好好安葬范尚宫。另外, 皇后娘娘得知曹尚宫和崔氏都在瓜州,特赐了礼物给宫中旧人。」
曹尚宫和崔尚仪连忙跪下领赏。
帝后什么都安排好了, 连宫中老臣都照顾到了,滴水不漏。曹尚宫劝胡善围, 「皇命不可违, 你速速后宫, 配合刑部调查范尚宫之死, 范尚宫一生都在宫廷,和外头的人没有什么恩怨,这飞来横祸肯定和宫廷有关。你放心,我会在外头和刑部的人一起查,两头发力,我就不信找不到真凶。」
胡善围当然晓得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可是她真的不想入啊!一入宫门深似海,她有家庭,她如何舍得才五个月大的女儿?
可是她若不堆起银山,大张旗鼓的在长江里捞人,又如何快速吸引得大明各路水性好的人几乎将长江筛了一遍?找到沉船被凿穿、房门被锁的铁证?
如果放任不管,范尚宫的屍身会化爲白骨,永远尘封在沉船里了……
如今,直接抗旨是不成了,只能先回宫,揪出杀范尚宫的凶手再找机会辞官走人。
胡善围看着埋在冰块里的范尚宫,说道:「我要等刑部的人过来,验屍、勘验江底沉船、将故意杀人的证据写入卷宗、确认范尚宫是死於他杀才会跟你们回宫。」
太监有些着急了,「可是皇上皇后还等着胡尚宫——」
「我不会抗旨的。」胡善围打断道:「我来瓜州,又不是爲了回宫,是爲了范尚宫的死讯而来,她的后事处理不好,我如何安心回宫?」
胡善围不肯走,僵持约半个时辰,刑部尚书暴昭风尘仆仆赶到瓜州。暴大人年轻时恰好高祖皇帝暂停了科举,因才华选入国子监当监生,曾经任都察院左都御史,清廉如水,铁骨铮铮,不少贪官污吏被他弹劾参倒,无论官场还是民间都皆有威望,因爲「暴」和「包」发音一样,所以有着包大人的诨名,可见他名声极好。
洪武三十年暴昭调到刑部爲右侍郎,洪武三十一年,高祖皇帝自知大限已到,将他提拔爲刑部尚书,是建文朝顾命大臣之一。
一见暴尚书,众人都放下心,认爲以暴尚书的名声和品行,必定能查清真相。暴尚书是带着仵作和刑部的捕快来的,一来就验屍,填屍格,还乘着最后一綫天光,派身前体壮捕快跟着水鬼下潜,去看江堤竪起的沉船。
捕快浮上来了,证实水鬼们的说法,「暴大人,船底漏洞断口整齐,的确是锐器劈砍所致,初步判断是蓄意谋杀。」
胡善围说道:「暴大人,船上有五十几人,只有范尚宫的房间是被人从外头反锁,可见范尚宫是凶手的唯一目标。凶手爲了毁屍灭迹,不惜制造江难,让十余名无辜百姓枉死江中,真是丧心病狂、泯灭人性。」
暴昭从小御史干到刑部尚书,掌大明刑狱,可谓是见识多广,他看着尚有水草痕迹的铜锁,沉吟道:「涉及谋杀,通常是爲情、爲财或者爲官爲权,范尚宫一直在宫廷,且年岁已高,情杀可以排除。这种十几条人命的大案,恐怕是官场倾轧,爲财爲权所致,凶手定有大背景。不过,本官以毕生名誉爲保证,必定查清真相,让江中亡魂安息。」
「包大人」是个出了名的清官,连官靴上打着深色的补丁,胡善围见暴昭以最爱惜的名誉发誓,顿时放下心来,在大明,没有比暴昭更可靠的官了。
胡善围对着暴昭深深一拜,「我信暴大人,望暴大人早日查清真相,让亡魂安息。」
短暂相聚,又要告别,胡善围对曹尚宫和崔尚仪说道:「那些银子给水鬼们的赏银还有料理范尚宫的丧事,还有剩余,就留给两位前辈养老之用,你们多雇些看门护院的家丁,出行也邀请保镖保护,注意安全。」
曹尚宫说道:「你自放心的进宫,把范尚宫的事情查清楚,其他的交给我们来料理。养老的银子我们有的是,太过铺张了反而容易招贼。我们打算把剩下的银子专门用来做善事,用来捕捞安葬长江的无主屍体,入土爲安,算是爲范尚宫行善积德,下辈子投胎到好人家,当个富贵闲人。莫要似这辈子辛辛苦苦像个老黄牛似的爲皇家效命一声,却落得如此下场。」
兔死狐悲,三个「身经百战」 的女官眼睛都有些湿润。
太监又在催促,胡善围遂连夜告别曹尚宫和崔尚仪,拿着那本《范德机诗集》回宫。
回京还是走水路,由於范尚宫之死,一路上岸边有禁军骑兵、江上还有南京水师的舰船护送,保护森严。
胡善围登上稳如平地的大官船,要了热水,洗去身上的屍臭,脱下里衣,裹胸被溢出的奶渍濡湿,又被体温烘干了,反反复复,原本柔软的布料变得就将刚刚浆洗过似的,硬邦邦的。
胡善围一边泡澡,一边喝着用熟麦牙和山楂泡的茶水,这是回奶用的,喝了之后乳汁会渐渐变少、断绝。
正值半夜,她的胸部开始肿涨,微微发硬。阿雷还没有断夜奶,每晚到这个时辰,都会半梦半醒的滚到她的怀里吃一顿「夜宵」。
现在阿雷不在身边,她的身体每到这个时辰都会涨奶。母亲的身体有着不被大脑控制的自主意识,每当她看见小婴儿或者听见婴儿的哭声,她的身体会先於大脑做出反应,有自己的脾气,开始涨奶,做喂奶前的准备。
这种反应几乎是无差别的,胡善围再怎么努力也控制不了,只能靠着偏方来压制自己母性的本能反应。
入宫时这类食物类的东西都不能带进去,胡善围索性将剩下的山楂和熟麦芽扔进壶里一起煮了,滤出汁水,然后乘着月黑风高,将药渣倒入江水。
喝着回奶的茶水,胡善围提笔给沐春写信,次日官船靠岸时,南京水师提督陈瑄亲自在龙江驿站码头迎接,胡善围乘机偷偷把信件给他。
换了马车,沿路商户门窗紧闭,行人退散,巷子口设有路障,每隔五步就有兵士站岗,今日南京全程戒严,胡善围有自知之明,晓得这种排场绝对不是冲着自己这个五品尚宫来的,她还没有这么大的脸面。
胡善围问护送的陈瑄,当着众人的面,陈瑄不好表示任何立场,例行公事的说道:「汝南王举报周王和周王世子一同谋反,曹国公李景隆去河南开封周王府拿下周王,今日要押解到京师宗人府受审。」
周王世子朱有炖还在京城爲人质,早就关押起来了,不需要去开封抓人。
胡善围对皇室谱系了如指掌,她简直不敢相信,「汝南王是周王的嫡次子,与周王世子是一母同胞的兄弟。」
周王朱橚的王妃是沐春的大姨妈冯氏——曾经的宋国公冯胜之女。冯胜全家都被高祖皇帝以谋反的罪名处死了,冯家灭族。沐春最后只救下了舅舅冯诚一家,去了云南改名换姓,从此消声灭迹。
周王妃冯氏生下世子朱有炖和汝南王朱有熏,周王夫妻感情还不错,冯家灭族时,周王无能爲力,但是也尽到了父亲和丈夫的责任,保护着妻儿。冯氏因而避免了蜀王妃蓝氏被逼自尽的悲剧——高祖皇帝命毛骧剥下蓝氏亲爹蓝玉的人皮,快递送到四川成都蜀王府。
可是万万没有想到,周王妃冯氏逃过了一死,却要亲眼看着次子化身爲白眼狼,爲了和世子争夺亲王的爵位而污蔑亲爹和大哥。
故,曹国公李景隆来周王府来拿周王,周王妃悲痛欲绝,大駡次子朱有熏不孝,但也无可奈何,她娘家都灭族了,外甥黔国公沐春三年前也「死」了,现在真是一点靠山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