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8页(1 / 2)

胡善围 暮兰舟 1203 字 5个月前

英国公连忙上折自辨,永乐帝表示相信这个靖难第一功臣,君臣之间有足够的信任,但是英国公和太子的关系依然僵持。

如今,永乐帝赐婚,把英国公的小女儿(大女儿张氏赐婚给黔国公沐英的嫡长子沐斌,嫁过去不久就死了。沐斌续娶了魏国公的女儿徐氏。沐斌的姐姐沐氏就是赵王休妻续娶的赵王妃)指婚给太子当侧妃。

英国公从来就瞧不起瘸子太子,觉得太子是躺赢,不如汉王有本事。但现在汉王谋反,朝廷中人人自危,纷纷和汉王划清界限。

英国公也不想把娇滴滴的小女儿嫁给不良於行的三百斤的大胖子,这个大胖子还是他的死敌。

但是英国公张辅没有其他办法。

自古以来,联姻都是打破僵局、形成同盟关系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

永乐帝的赐婚,是在给英国公和东宫修复关系的机会。

英国公同意了,小女儿哭得晕过去,却也无可奈何。

倒是姑姑张贵妃把侄女小张氏召进宫去,住了几天,劝了几天,也不知张贵妃说了些什么,小张氏回家之后,神态都变了,像是被夺舍,稚气荡然无存,十四岁的身躯,住进了四十岁的灵魂。

小张氏当了太子的侧妃,嫁入东宫,那么英国公和太子的关系就得以缓和。永乐帝已经老了,他不希望这时候太子和帝国最有作为的将军搞得不愉快,这会影响大明江山未来的稳定。

张氏是名门贵女,不是平民,当然也没有参选秀女,如此一来,半路杀出来的皇太孙妃胡善祥便不显得那么突兀了。

况且,就凭英国公府是洪武朝最受帝王器重的公爵府,旁人也不敢对两个非秀女嫁入皇室有所非议。

面对绝对的权势,大家好像集体失忆,忘记了永乐帝要求“选秀畎亩,联姻民间”的婚姻法则。

所以,把张氏赐婚东宫,是一箭双雕之计,永乐帝真是一如既往的骚操作,手段变化万千,又稳又狠,玩的一手帝王心术。

东宫即将迎来一位出身高贵的侧妃张氏,郭良娣不再是唯一的豪门女了。

张贵妃是太子妃的半个婆婆,后宫之主,太子妃岂能忽视了张侧妃?

更何况,因皇太孙和太子的矛盾,太子对太子妃表面依然亲热,实际上有所疏远了,太子总觉得太子妃是偏向长子的。

故,郭良娣有机可乘,她原本出身就高,现在为太子生了三个儿子,儿子的数量和太子妃打平,郭良娣的三个儿子年龄又还小,对太子一心一意。

郭良娣的心意和付出,太子是看在眼里的,心中原本太子妃和郭良娣打平,现在天平偏向郭良娣这边,除了初一十五按照规矩在太子妃正房歇息以外,其他时间基本是郭良娣陪伴左右。

太子妃有了危机感,心中越发偏向皇太孙。

Tip:网页底部有简繁体切换,我们会帮您记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