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在片场(1 / 2)

电影大师 机器人瓦力 3015 字 4个月前

“!”

“。”

多伦多,这一天《阳光小美女》片场响起了两把喊“开拍”的声音,一把是叶惟的,另一把是纳内特-波斯特恩的,纪录片《:追梦、阳光小美女、神童诞生》的编剧、制片人和导演。

年近35岁的纳内特-波斯特恩来头不小,她毕业於纽约大学,1997年和布瑞特-摩根合作制作了《拳击台上》(导演、制片人、剪辑),这部跟随三位拳击手和他们教练的命运的小成本纪录片大放异彩,先是在1999年圣丹斯电影节拿下“评审团特别奖-纪录片”一奖,接着是国际纪录片协会纪录片奖等等,最终更得到2000年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的提名。

一个新人女导演能以首部电影赢得这么多认可,波斯特恩在业内名声鹊起,有了个非常好的职业生涯开端。

在她成名之前的1998年,她还作为编剧和剪辑参与制作了关於南京大屠杀惨案的纪录片《以天皇的名义》,记录了1937年日军在南京掠杀残害了超过30万中国平民的史实。然而长期漠视南京大屠杀的西方世界对它一如既往的漠视兼质疑,认为30万这个数字是“所谓的(-called)”,影片自然也没有得到什么赞誉。

在《拳击台上》之后,波斯特恩陆续制作了两部电视纪录片,又和摩根再度合作制作了罗伯特-伊万斯的传记纪录片《光影流情》,虽然没有获得重磅提名和奖项,却在影评界大受好评。去年她给生产了个电视节目《电影学院》,但没有第二季,她的职业生涯落到了谷底。

就在这种情况下,波斯特恩与梦工厂谈妥,接手了《》这个项目。

奥斯卡提名级别的纪录片电影人!做传记的对象是罗伯特-伊万斯那样的老传奇(《罗丝玛丽的婴儿》、《教父》、《唐人街》等经典的制片人之一,并有着戏剧般的大半生),就算落入低谷,波斯特恩接手《》真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一个尚未有什么定论的“半传奇”华裔天才少年,一部衍生的宣传纪录片?

当初这个消息传开后,媒体们一片惊讶,有评论也都说“波斯特恩自降身价”、“愚蠢的选择”……

“我了解了他的故事,看了些相关的影像资料,我被打动了。的故事有趣、有力量,在校园内他是个学生,在校园外他是个电影人,他有青少年有的和没有的很多方面,全在‘’里,这是吸引我的原因。它不会是一部宣传片,它是部有关成长、青春激情、天才的传记纪录片。”

波斯特恩在接受《好莱坞报道者》的采访时这么说。

她一直就想做一部关於美国青少年的青春成长的纪录片,《》不但提供了一试身手的机会,而且她真的对这个超凡青少年的故事充满兴趣,对於华裔天才又没有偏见,所以她的接手其实是水到渠成。

在这件事上,梦工厂还处於能邀请到她的喜悦之中呢,对她的影片定位十分支持。好的纪录片比宣传片高明有效得多,不是播上90分锺的“《阳光小美女》很好看,快去影院看吧”就有人买帐,但一部触动人心的纪录片则不同。最好她能让《》拿到奥斯卡提名。

叶惟一开始也很高兴,他喜欢、敬佩纳内特-波斯特恩,都觉得请她来给他拍纪录片真有些屈才。直至今天波斯特恩带着她的摄制队来到他的片场拍摄影像素材,他不高兴了,耽误时间啊!要招呼他们,还要配合他们的拍摄。

片场这几天都忙於拍摄饭厅场景的戏,尤其是第18号场景。

通过删减了一些镜头,以及控制临场新镜头的数量,并有意识加快各方面的效率,才总算把落下的工时拉了回来,他可不想因为波斯特恩的造访导致自己又中弹。

第18号场景拍得很辛苦,他对六位主演的表演都做了或多或少的调校,汉克斯和罗伯茨进入状态后越发省心;阿金的表现全场最棒,他要求的“爷爷有两面,对奥利弗的温情爷爷一面,对其他所有人老嬉皮士一面”,阿金绝对做到了。

蒂姆-罗斯演的舅舅和保罗-达诺演的哥哥是一对假忧郁的好搭档,他们演得不错,达诺的ng量当然要高很多;导得最多的还是阿比吉尔,在那些本色演出不够用的镜头都要提点一下。

要让9岁的儿童理解整个故事的深奥是不现实的,也不需要,他用亲自表演示范、情感替换等的方式让她完成表演。

但问题经常不是出於单个镜头的表演,而在於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肢体连贯性和情感连贯性,想想第一个镜头用右手拿着汤匙杓沙拉吃,第二个镜头没拿汤匙,两个镜头都演得很好,然而相连在一起就成了莫名其妙的穿帮镜头。

这是肢体的不连贯,情感的不连贯更加严重,会显得一惊一乍的,到后期剪辑的时候才发现就麻烦大了。

所以导演、场记、镜头剪辑师都有责任提醒演员,但演员自身的把握十分重要,高质量的表演是有计划和准备的,既减少工作量,也保持表演的状态。连贯性是电影表演的基础,外行人以为演技就是指面部的表演,其实不是的。

阿金、汉克斯这些老高手很少犯这些技术错误,阿比吉尔却不同,她年纪小经验少,很难自己就面面俱到。

“我赢了,我赢了,我要成为冠军了,噢天啦,噢我的天啊!”

此时摄影棚的饭厅场景里忙碌依旧,毛瑞尔等摄制人员忙着更换机位和布光,叶惟正给演员们导戏彩排,主要是从厨房兴奋地奔出跑过的阿比吉尔,其他人或坐或站的在餐桌边,罗伯茨拿着电话在厨房门口跟出来。

他们看着叶惟亲自用童声激动地喊着,从一头奔到另一头,示范着走位,还有情感的连贯性。

叶惟演罢,对跟在旁边的阿比吉尔说道:“之前你在厨房听到入围决赛消息的时候,那里是最高的欣喜强度。接着你跑出来,这个强度是一点点降下来的,从兴奋欣喜转为一种入迷、期待,听不到其他人说什么,你有点疯狂了。像我这样。”他小声而绵长地喊:“噢天啊,噢我的天——!”

“好。”阿比吉尔的小圆脸满是认真,在导演的指示下,做起了一次彩排:“我赢了,我赢了!我要成为冠军了!……”

“再降一点,而且整体是下降的、入迷的,不要有任何上升。”

“好。我赢了,我赢了,我要成为冠军了……!噢天啊,噢我的天啊——!”

“很好,小灵精,就是这样!”

不久,片场又响起了的喊声,不久又有,一支摄制队在拍电影,另一支在拍他们。

拍完几个镜头后,又要重新设机位,趁这空暇,波斯特恩把叶惟叫到了《》的表演区,这回是他被人吩咐怎么走位了。叶惟在饭厅场景前走了一圈,听到波斯特恩的“-take”后正要回去工作,她却走来轻声问:“那个关键人物真的不可能选用?”

“是的,不可能。”叶惟耸耸肩,不管她问多少次,结果都不会改变,因为她指的是莉莉。她在之前收集资料编写剧本的阶段,发现了他和莉莉有过交往,她继而隐约发现莉莉的重要,希望写进剧本,他没有同意,更没有帮忙。

波斯特恩抓紧每个机会尝试游说:“但没有她,你的纪录片是不完整的……”就拿《天使之舞》来说,为什么叶惟一个无名小子能得到菲尔-柯林斯的奥斯卡最佳原创歌曲《‘ll-be-in-my-heart》的免费使用权,又是怎么能让汤姆-汉克斯等巨星看到这部短片,还有他的感情生活……

“纳内特,你不清楚情况,真的就是不可能。不说我的态度,那个关键人物不会愿意以这种方式出镜的,门都没有。”

叶惟说着笑了笑,哪怕我们还在热恋,莉莉都会毫不犹豫的说。何况现在呢,他坠崖受伤闹得全世界都知道,她一条问候短信也没有发来,真不友善。换了是她发生这种事,他肯定会发的,又不是仇人,都过那么久了,有什么都过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