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爱情和饥饿统治...(1 / 2)

电影大师 机器人瓦力 2548 字 4个月前

北京时间9月3日21:00,一架飞往美国洛杉矶的波音777在首都机场起飞了,开始13小时的航程。

商务舱里很是安静,旅客们在座位上看电视、玩电脑、谈话、休息。叶惟靠椅的想着事情,从28号傍晚忙到现在,回想起来脑子有点空,但这趟旅程是问心无愧。

在《洛杉矶时报》的专栏最近两篇都写游记,明天9月4日的一篇中国游记已经写好了。

前两天他亲自把《让宝贝回家》写了个英文版放上英文博客,之前西方媒体翻译的都多有不准确的地方,他加以注解,不想被人曲解拿去制造事端。

也没什么,他一向在左翼的阵营,影视娱乐业总体是偏左的,史蒂芬-科拜尔越骂总统越火,而且一个行业众多圈子,山达基教帮都在那里,“胖妞事件”不会影响事业,电影的成绩才会。

接下来就是要成立慈善基金会,他出钱,事务交给索尔顿律师等专业人士去做,caa有这种服务。

其实不只是自己做善事,叶惟才知道鲁妮-玛拉前阵子作为志愿者造访了内罗毕西南的基贝拉贫民窟,那是非洲第一大贫民窟和世界第二大贫民窟。他和她交往的时候说过想去肯尼亚看玛拉河之渡,还有去贫民窟看望孤儿。她倒是先去了。

无论如何,这个千金小姐也被震撼了心灵,要开始慈善事业,正创立着她的非营利机构,要在基贝拉贫民窟建立一所大型孤儿院,计划占地5-10亩土地那种,为孤儿们提供住房、食物和医疗照顾。

现在是筹集资金阶段,鲁妮准备办几场巨人队和钢人队的纪念品慈善拍卖会,她邀请他出席,也邀请他一起做这件事。

“我的机构准备叫‘基贝拉的面孔(-of-)’,怎么样?”鲁妮问他。

“艾鲁的面孔呢?”他反问。

他和她有点分歧,鲁妮想先救助基贝拉,他想先救助艾鲁,不过他的慈善重点在中国。

在北京的几天,叶惟不但录制节目,也有会见了一些人,事是可以办的,但必定路漫漫其修远兮了。

基金会还没成立呢,就已经得到不少善款的主动承诺了。中国、美国的都有,鲁妮就要捐钱;安吉利阿-朱莉要捐钱还要领养胖妞,有她加入很好,她有很大的慈善力量和经验;艾米发短信问她有没有什么能帮忙的,像当基金会的形象大使?算了吧,艾曼妞,惟哥才是形象大使。

还有很多热心人,“宝贝回家”充满着希望,总会起到一些帮助的。

叶惟出神的想了很久,看了看走过的漂亮空姐,思绪停了一会又想开了。

原本的旅游计划没有完成,没去成都卧龙熊猫基地,大熊猫细嗅百合花的照片自然没有拍成。胖妞事件发生后,实在是忙不过来,“全世界都是百合花”短片只能偷空做好一个简单版。

他越想,越有一股难言的感触。就好像一直身在美梦,到了非洲,那些触目惊心让他半梦半醒;再到了中国,他感觉彻底从美梦中醒来。他看到了一个他马的白痴的现实世界。

万千的思绪纠缠在一起,自己好像失去了造梦的能力。

但是对雪莱说的“爱情和饥饿统治着世界”有了另一层新一种的理解,这里面有爱情、自己的饥饿、别人的饥饿。

他以前虽然热衷慈善捐款,慈善活动却没怎么做,学校的社区服务都嘻哈的对待。自己不饥饿之后,他的目光很少去看别人的饥饿,这次旅程启示他,应该多去看、多去管,不然没资格说世界。

地球很小,但这个世界真是他马的大,可以做的、要做的事情真他马多,不只是爱情,不只是电影。

电影是一种讲述、提问、感悟分享,不是答案。

想着想着,叶惟又有一股确切感,自己真的变得更好了,更强大了,他给孩子们力量,孩子们也给力量他,有了更多的梦想,更大的责任感。他还挺喜欢的,不过……

爱情不是时光的奴隶,也不是饥饿的奴隶,不是任何一切的奴隶。爱情就是爱情,在那里。

她喜欢这个更好的叶惟吗?

一张粗眉的面容出现在眼前,叶惟不由得微笑,不知是什么心情,离那个雨夜已经过去大半个月了,她还好吗?

回到洛杉矶就去找她。

……

洛杉矶当地时间9月3日星期天17:00,一架从北京来的波音777顺利的降落在洛杉矶国际机场。

从叶惟博客得知的归期消息,专门来的与长期守在机场的狗仔们进入战斗状态,果然不久后就见叶惟随着旅客们出现在航站楼。十几个狗仔纷纷走上去,一边按动相机快门,一边笑呼:“,欢迎回来!”、“做得好啊!”、“你的图片拍得真不错!”

叶惟身着灰长袖t恤和牛仔裤,拖着两大个行李箱,背着一个帆布旅游背包,神情平静的走来。

“惟,看这边!”

杰夫-弗里特是拍摄的行家,很多街拍照和八卦照都是出於他的相机,还被竖过中指,那次是叶惟和琳赛-艾林森约会。

都说非洲可以改变一个人,一段时间不见,弗里特也有媒体们热议的“变了”的感觉,就像正在拍着年轻时的鲍勃-迪伦、西恩-潘、詹姆斯-迪恩、约翰-列侬那种人,这种成熟深邃智慧文艺愤怒叛逆禅静的奇特混合,在现在的年轻人里基本找不到。

不是说18-21岁左右,像近来红起来的乔纳森兄弟不行,21-24岁也没有、24-30岁也难以见到,25岁的约瑟夫-高登-莱维特不行,就不是那类型,27岁的希斯-莱杰接近但也不行。

现在这些生长於新世纪的小伙都缺乏一种与时代和社会、世界的成熟冲突,他们过得太安逸了,才华又太少。

弗里特很早就从叶惟这拍到那种冲突,今天更加清晰,这18岁天才浪子像是从旧时代走出来的文化偶像。

“,说点什么?”、“谈谈那些北极熊?”、“谈谈你的慈善?”狗仔们纷纷说着。

叶惟什么都没说,直接从他们旁边走过。

狗队们继续跟拍到了航站楼外,直至叶惟坐上了一辆前来接他的房车,这是现有的另一辆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