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将清代劳动人民用苦难、聪明、勤劳铸造的奇迹,全部归功於三种外来作物,朱襄作为农学人,自然是不会犯这种错误。
可即便他知道土豆不是什么穿越神器,推广了也不可能让所有勤劳耕种的百姓饿不死,他还是泪流满面。
确实,在没有现代技术加持下的土豆,就仅仅是救荒作物。
但战国时代,还没有“救荒作物”,甚至平时吃的主粮、蔬菜都极其匮乏。如果遇到了灾荒绝收,农人没有任何补救的办法,只能挖杂草、啃树皮、吃泥土。
救荒,就能救命啊!
就算救不了所有人,救下一百人、一千人、一万人、十万人……甚至几十万的人,都是活生生的命!
朱襄想起了自己随着蔺相如在赵国各地赈济灾荒时,看到的那一幕幕的惨景。
他空有一身知识,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闭上眼不去看农人绝望的神情。
如果那时候有土豆,我能救下多少人?
以老百姓们自己的勤劳自己的聪慧,只要告诉他们土豆种植的好处和坏处,他们自己就能摸索出最大化利用土豆活命的技巧,规避土豆的风险。
正如古籍记载的,灾时大规模种植,灾后变成零散种植,这就是老百姓们自己总结出来的经验。
“太好了,真的太好了。”
自从“复活”之后就几乎没掉过眼泪的朱襄,脸埋在手臂上泣不成声。
第14章 肉酱土豆泥
朱襄是孤独的。
他的痛苦和快乐有时候只有、也只能他一个人静静品尝,慢慢回味。
不过他已经来到这个时代这么多年,遭遇了那么多困难,心性坚韧,很快就稳住了心神。
朱襄抆干眼泪,又招了一个土豆出来,仔细观察。
系统中每次奖励的良种是一千个,取出来就不能重新塞回去,而且只会出现在朱襄手中。但土豆不需要整块种植,朱襄算是小小占了系统的便宜。
“中薯二号?”朱襄初步判断。
他去系统里翻找了一下,系统只给良种,居然没有种子特性和培育要点说明书。
朱襄再次发现了这个系统有多坑。
良种只是更好的种子,不是什么神仙种子,丢进土里就能收获。土壤、肥水、温度……一切环境因素都可能影响良种的种植效率。
而且不同的良种抗病毒病虫害不同,对寒暑旱涝的耐受力也不同。能不能自行留种,自行留种后多少代会退化,这些都是问题。
满满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