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朱襄和嬴小政懒惰一点,或者暂时离开吴郡,行政农桑税收等方面,他也会代管。
在李牧看来,他现在做的事和在雁门郡差别不大;在朱襄和嬴小政看来……咳,反正能者多劳,俸禄是不会多发的。
所以楚国人误会也正常。
在信息十分闭塞的时代,国家之间门探查信息非常难。楚国这样的散装国家就更难。
李牧让自己率领的边军声势浩大地缓行,让项燕派来的探子不断发回“李牧没回来”的情报,自己偷偷回到吴郡,从嬴小政手中接管吴郡驻军,支援朱襄。
项燕只盯着他的兵,没盯着他这个将,是项燕最大的失误。
这种失误,赵国人曾经遭遇过一次。谁能想到同样的秦军,换一个主将就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李牧故技重施。
好计谋,可以换不同人重复用,该上当还是会上当。
“非得让舅父守一旬?”李牧回来后,嬴小政心里安稳不少。
王翦未来能逼得项燕自杀,我老师也能!
李牧道:“看情况。若朱襄支撑不住了,我就会立刻出兵。若朱襄能守住,就等一旬。”
嬴小政问道:“为何非得是一旬?”
李牧道:“一旬时间门,朱襄守城的消息大概能传到楚国之外,引得七国共同关注。”
嬴小政皱了一会儿眉头,道:“舅父真会无事?”
李牧安抚道:“朱襄每次冒险都是不得已为之,以他自己的话来说,他其实很怕死,也很怕麻烦。”
嬴小政立刻露出一个嘲讽的表情:“哦,我信了。”
李牧道:“他确实如此,很理智,不会故意去冒险。朱襄知道他不能上前线,就不会去前线。放心,只要楚军有破开城门之势,我立刻就会出兵。”
嬴小政想了想,道:“我也去。”
雪姬立刻道:“不行!”
李牧却道:“好。”
雪姬焦急道:“李卿,不可!”
李牧道:“雪姬,放心,有我护着,政儿不会受伤。政儿不亲眼看到广陵城的情形,心里不会放心。何况……”
李牧看向嬴小政:“舅父被困孤城,外甥亲自援救,传出去也是一则佳话。秦国王子无功不得爵,虽只是一句空话,但若政儿有军功,底气会更足。”
秦国商鞅变法时有这么一句口号,但实际上秦王对自己喜爱的公子也是想封爵就封爵,只是懒得封爵的时候就有了借口。
比如秦昭襄王只有两个儿子,所以安国君吃喝玩乐无半点功绩也能封君。
李牧早就想过如何带嬴小政蹭军功了,只是他知道说服不了朱襄,且突然让太子随军,蹭军功的态度太明显。
现在朱襄被困孤城,太子与朱襄只一江之隔,太子不领军援救才叫不正常,这军功不就顺理成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