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胤城的月和平都的月该是有不同的,可不同在哪里,又说不上来。说到底,月只是寄思之物,人赋其情罢了。
於李默书这样的旅人而言,中秋月明之夜,也是乡思最浓之时。彼时在江湖以远,赏月思乡,恨不能插翅飞回平都。而今他御剑千里已是等闲,却存下了这份思念。
男儿志在四方,倒不是他忙於成仙悟道,而是战乱已起,家人们正忙於大业,此时也在四处奔走。李默书便只好将这份思乡之情,寄存在那轮明月上了。
有明心的“神仙醉”,三五友人泛舟湖上,举杯邀月,倒也不算寂寞。
兰因寺的沦陷,不可避免在胤城掀起了波澜。不过昨夜大地剧震,人们也将其归於地龙翻身的结果了。当然,一些有心人的怀疑是免不了的,但兰因寺的倒塌倒也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更多的是给胤城百姓添了一些谈资。
不动明王留下的“卍”字印记,李默书也没察觉出有什么特殊作用。不过这等存在该不会无的放矢,也许自有其深意吧。
湖是杏湖,胤城围湖而建,有山有水,倒是一块宝地。
今日中秋佳节,不少画舫楼船泊在杏湖中央,才子佳人吟诗赏月,弹琴咏唱,颇具情致。丝竹声声从画舫中透出,十分悦耳。这里不是玉京城,但风雅或附庸风雅的却也不少。
李默书没那么阔绰,只租了一条乌篷船,与明心、墨尘二人饮酒赏月。
枯玄与锺九月伤势不轻,兰因寺事了便告辞离去了。了禾三人得了机缘,也於昨日各奔东西。李默书喜静,这倒称了他的心意。
只是这湖光山色,皓月当空的美景之下,李默书却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
“看来今夜,不平静啊。”李默书感慨道。
明心二人不知所云,一脸茫然。但没过多久,便隐隐听到城中喊杀声四起。
明心讶异道:“这是怎么回事?难不成,允国大军打进来了?”
李默书摇头道:“允国和瞿国在南泾城对峙,应该不至於。即便打到胤城,破城也不会这般快。你看那艘画舫,已有百十武林高手潜过去了,估计上面有瞿国的重要人物。想来为今夜之事,已经布局良久了。”
话音未落,就见水下窜出上百黑衣人,个个凌波微步,身手矫捷,显然都是高手。瞬息之间,那艘画舫便火光冲天,将杏湖照耀得如同白昼。
李默书叹道:“乱世之中,连赏月也是奢求。罢了,今日到此为止吧。”
如此血光冲天,再美的景色也是索然无味了。
三人正要离开,却见湖上一叶扁舟驶将过来。船首立着一个儒衫青年,头戴纶巾,手摇羽扇,很有大家风范。
儒衫青年对这边拱了拱手,微笑说道:“三位好雅兴,相逢即是缘,不知在下可否讨杯水酒喝,与几位交个朋友?”
李默书笑道:“请。”
李默书没想到,这个时候居然有一位修仙者找上门来。
儒衫青年从船头踏出,就这样凌空走了过来。
四人围着一张小方桌坐下,相互打量一番。墨尘正要端起酒壶斟酒,却被儒衫青年阻止道:“哪有让主人家倒酒之理?斟酒!”
“斟酒”二字一出,酒水竟自动从壶口细细流出,流入几人酒杯之中。不多不少,正好斟满。
这一手,也是让李默书等人大开眼界。
明心讶然道:“言出法随?”
儒衫青年举杯笑道:“小手段罢了,
算不得什么。在下东方羽,出自文渊阁,能结识几位仙友,三生有幸。这一杯,在下先干为敬。” 一杯下肚,东方羽眼前一亮,忍不住赞道:“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此酒,大妙!”
李默书有些无语,心道这人还真有些自来熟。
“在下李默书。敢问东方兄,文渊阁是何方仙门?”李默书好奇道。
东方羽闻言一窒,他自我介绍文渊阁时,是带着十分骄傲的。孰料,李默书居然不知道。
他有些不快道:“兄台这是故作不知?”
李默书无奈道:“抱歉,还真没听过。”
明心倒似个百晓生,解释道:“文渊阁乃是儒家仙门至高,汇集天下之文气,论地位甚至不逊於四大圣地。它也是与凡间联系最紧密的仙门之一,许多世间大儒都是文渊阁门下。王侯世家间流传着一句话,得文渊者得天下!武朝开国名相方博文,便是出自文渊阁。不过文渊阁有内阁外阁之分,外阁入世,内阁问道。这位先生竟修成了言出法随,想来是出自内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