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庄,古代社会风俗产物之一,起初,义庄的作用是一个大家族,有人穷有人富,为了接济贫苦的同宗族的兄弟,富有家庭就会拿点钱出来举办义庄,接济贫困家庭,提供帮助,其中包括公田、祠堂、私塾等等……这一形态发展到了如今,也就衍生成了世家家学。
后来随着社会形态的变迁,义庄的种种功能都随之退化,最后成了纯粹的祠堂,再往后,就变成了暂时安置屍体的地方了。
‘后事怎么办呢,连买棺木的款子也不够,怎么能够运回家,只好暂时寄托在义庄里。’
——鲁迅《彷徨》
白离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义庄,人死了,要么是医院的太平间,要么是火葬场的骨灰盒。
他对义庄的认知,源自於生前上个世纪的僵屍片,林正英出演的僵屍片中,有不少剧情都发生在‘义庄’里,因为是存在屍体的地方,但凡没有下地埋葬的棺材都会存放於此,自然也就成了僵屍道长之间的交锋主战场。
作为当代卧虎,白离也在平水镇斩过一次屍煞,对僵屍的恐惧感,早已随着远去的童年一同变得黯淡。
这种除了力大无穷之外,连飞天遁地都不会的不死族有什么可怕的?
也就跟魂三灰烬五五开吧,反正都是膝盖不能弯曲,加一个高点的门槛就能把它堵在门外一整天。
如今这个义庄也基本上成了单纯的摆设,各地的义庄要么荒废,要么被拆除,里面更是空空荡荡,连一具棺材都找不到。
没了屍体,哪来的棺材?
这巴掌大的小盒才是永远的家啊。
白离坐在板凳上,坐在点燃的火堆旁,打算就此将就一夜。
白狼已经打起哈欠,不一会儿便闭上眼睛,起初它睡着时一点声音都没,现在偶尔会打个小小的呼噜声。
卧虎仰头喝了口酒,将树枝丢入火堆,抱着刀,斜靠在板凳上,浅浅入眠。
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都已经无限放低了。
过去睡觉讲究几星级宾馆,现在睡觉有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地方就足够了。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转眼来到了下半夜。
忽然间,听到远方有铃铛声。
深夜冷寒,冬至时节,半夜已渐起白雾。
白雾里传来叮铃铃的铃铛声,昏黄色的灯笼火光若隐若现。
灯笼火光后响起了整齐划一的脚步声,铃铛响一次,脚步声落下一次,整齐中,脚步声有轻有重。
铃铛大约响十次,就伴随一次不算很重的锣声。
锣声沉闷,不同於响亮的铜锣,也和打更人的梆子不一样,这道声音扩散不远,穿透力不强,倘若说普通的铜锣是孩童的哭喊,这声则像是老人的咳嗽。
风中忽的飘来一张白色纸钱,落在了火堆中,被烈火点燃,瞬间化作一团虚无,连灰烬也没留下。
白离睁开眼,抬手接住一张纸钱,轻轻揉捏了下,纸张极薄,入手有股阴冷的气息,像是被浸泡在凉水里许久,但它又是干的。
“鉴定下。”
【白纸钱】
【扎彩匠经过特殊工艺制作的特殊纸钱,洒落后,不日便可自动降解】
白离将纸钱抛入火堆,侧过视线,看着白雾里走来一人。
那人穿着一袭灰蒙蒙的长衫,腰上裹着黑色的细带,左手一只阴锣,右手提着青铜铃铛,背后挂着一把木剑,头顶带着一顶布帽,
帽子上挂着一面不小的太极镜,布包里塞着满满当当的白纸黄符。 来者是个其貌不扬的黑脸汉子,看向他背后用草绳拴住的一具具屍体,很明显职业是个赶屍匠。
江湖三教九流中,有些特殊职业,赊刀人、摸金人、扎彩匠,赶屍匠……这些职业有的和市井生活分不开,却又显得神秘,但又不至於高到天上,和真正的品级高手相提并论,流传的神秘色彩不是那么浓郁,但对外行人而言,又是特别引人好奇。
白离知晓的赶屍匠,实际上是一种唬人骗人的职业,走动的屍体都是人假扮的。
但显然,眼前走来的一队并不是,屍体头上用黑布袋蒙住,但一点生气也无,一步一跳。
黑脸汉子远远的看到了篝火,神色有些诧异,大晚上居然会有人在义庄里生火过夜。
“阁下是哪条道上的?”赶屍匠停下铃铛和锣声,抱拳问了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