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悟道(1 / 2)

悟道,这个此前只存在於概念的名词,却是梁兴扬实实在在体会到的东西。

某一天,海岛上下了一场雨。

按照物理学与地理学的解释,这雨,是水蒸发升腾成了云,在洋流季风等气候的作用下,挪移到另一处,随着堆积与融合,杂糅成云雾,然后伴随着降温与重力的作用下,聚合成雨滴落在地面上。

科学,是阐释物质内在联系的,探索宇宙规律的。

道,以目前梁兴扬的理解来看,也是探索规律的。

那么,这两个规律,是不是有什么联系呢?

带着这种疑问,梁兴扬开始了修道生涯第一次悟道。

如果科学规律能解释大部分的自然规律,而自然规律,在传统描述中,又被称之为“道”,是不是意味着,科学等於道?

还是说,科学本身就是一种道?

不少的小说中都在讲,大道三千,任何一种道都是道。

此前,梁兴扬曾经感叹过,似乎走入世之道,在娱乐圈受欢迎,也是一种道,修道修心,能够直达仙境。

如今悟道期间,梁兴扬却也在思考,若说大道三千,那是把道拆分成细枝末节,而若是归因为道,那世界万物,所存皆是道。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老子曾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这意思即使说,老子观天地,先天地而生的那种东西,循环往复,可以称之为万物之母的东西,被他称之为道,又可名为大道。

《道德经》第十四章中,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微,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爽。”

“微”是无形,“希”是无声,“夷”是无迹。

用这三个词语来描述道,旨在强调“道”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完全超出感觉的范围。

这样的东西,无法用言语描述,因为任何的名字均不足以尽其实,只能不得已称之为道。

《老子》第一章就把这一点说得很清楚:“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也因此,道是不可观的,不可说的,只能靠悟。

任何言语来描述道,都是片面的道。

或许,这就是大道三千的由来。

大道不止三千,三千是虚指,大道可能是万千,任何一种东西,都可能是大道,因为万事万物,都是道的体现。

科学,是来解释实存的万物。

解释客观规律的。

那么科学解释出来的,是道吗?

当然是道。

梁兴扬此时触类旁通,想到了《道德经》第二十一章“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

这意思是说,道并不是绝对空无,道有着自己的实存性。

只是道的实存性,与传统物质的实存性又有所不同。

处於一种,恍惚的状态下。

这也是道“玄之又玄”的原因。

从这个角度来看,科学着实道,起码是认识道的一种方式,更方便去理解道是什么。

理解了这一点,梁兴扬又开始深入思考。

那么,修道是修什么呢?

他已经修炼了三年多的时间,

接近四年。 若论实力,也已经相当不弱,对於普通人而言,他此时靠着各种法术的组合,可以称之为陆地神仙。

可即使如此,他能说自己在修道吗?

梁兴扬给自己画上了一个问号。

他可以说自己在修炼,是一位修士,在不停增强自己的修为,却不敢说自己在修道。

前段时间,他在录制节目的时候,觉得自己在修道,修的是给人带来快乐欢喜的名利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