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是欧盟的主要行政机构所在地,同时还是北约的总部驻地,另外还有两百多个国际行政中心以及超过一千个官方团体的日常会议举办城市,因此赢得了欧洲首都的称号。
如果是因为这个原因,这一个葡萄酒大赛远近驰名,那也是说得过去的。
看到陆离疑惑的表情,马克瞬间就明白了过来,露出了了然的表情——显然,陆离是一个真正的门外汉。不过,从一开始陆离就承认了这一点,只是他们不愿意相信罢了,现在看来,陆离是一个实诚人。
“勃艮第是世界闻名的葡萄酒产地,却不意味着它可以成为顶级的比赛举办产地。”马克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简单的一句话,顿时就让陆离明白过来。
他果然是门外汉,思考的方向就错误了。陆离也没有嘴硬,坦然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我需要帮忙的原因。否则,我也不确定自己是不是会直接把车子开到花园里。”
简单而生动的比喻,让马克收了收下颌,表示赞同,眉眼之间的轻快,可以看得出来,他的心情很是不错,然后马克就简单地为陆离这个门外汉解说起来。
其实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成立时间并不算悠久,1994年才举办第一届,但是短短的二十多年时间,这一项赛事就已经成为了全世界最具权威的四大国际葡萄酒大赛之一,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有强大的影响力。
这项比赛是由杂志“比利时葡萄酒评论”的创立者路易斯-哈弗倡导创办的,他同时还是国际葡萄酒记者与作家协会的前任主席,专业性、权威性、投入性都拥有无与伦比的优势,而专业知识和业内人脉的优势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一项比赛完全开放竞争,邀请世界各地的酒庄都参与到这场盛会里,不分新世界和传统世界每一年,全球都有数千款葡萄酒参加比赛,去年的时候,参赛的葡萄酒款已经迫近了一万种,这无疑是全球范围内最大的葡萄酒盛世。
至於评委方面,则由四十多个国家的葡萄酒业专家组成。这些专家包括了酿酒学家、侍酒师、媒体人士、酒类作家以及国际葡萄酒采购商和贸易商,足足有三百余名。不仅确保了评委的专业性,而且确保了评委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这无疑是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成就顶尖的重要因素。从第一届开始,路易斯的专业和投入,就收到了来自业界的肯定,得到了意大利国际酿酒师联盟裁判委员会、法国国际葡萄酒协会等的大力支持。
按照酒的类别,大会把参赛酒款分为三到五个系列:烈酒,果酒,红葡萄酒,白葡萄酒,起泡酒。
为了确保公平,全程将以盲品的方式进行,评委仅仅被告知出产年份,对其他信息则一无所知,评委们根据每一款葡萄酒或烈酒的颜色、香气、味道给出一个总分。
该赛事采取百分制,为追求世界范围的认同感,每个参赛酒款有不少於六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评委进行评判。确保公平公正的前提下,保证葡萄酒在世界范围的普及程度。
由於文化、生活方式等的不同, 评委之间存在差异,意见可能会尖锐对立,但在这种多元化的品评方式下,一旦评委们的意见趋同,那么这款酒可能就是大赛所追求的,很有可能就是能够赢得奖牌的酒。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专业和权威,赛事还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说,在每天的评分之前,组委会会安排评委们先品一款“口径酒”,帮助打开味蕾,适应酒的酸度和酒精度,更重要的作用是,力求每一组成员的打分标准都尽量接近。
同时,为了避免操纵比赛,或者打分偏差,组委会会在评委不知情的情况下,把相同的酒放入同一系列里,品鉴两次,以测试评委们能否在十几款葡萄酒里品鉴出哪两款是一模一样的,并且给出相同的分数。
此外,评委们在为葡萄酒打分的同时,组委会也在为评委打分。大会的统计数据软件在同步记录和分析着评委打分的标准和风格。比赛结束之后,评委们会收到组委会对自己打分结果的一个统计数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是评委们自己的个人成绩单。
方方面面的努力之下,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将专业和权威尽可能做到了完善、完美,这也为他们赢得了来自国际的肯定。
“谁要参加布鲁塞尔葡萄酒大赛?”主屋的门再次被推了开来,罗宾森和雷蒙德两个人一前一后地走了进来,说话的依旧是罗宾森这个话唠。
走进屋子里,罗宾森拍了拍肩膀,将雨水拍打掉——两个人没有佩戴牛仔帽,而是直接一路小跑过来的。不过,穿上了格子衬衫之后,两个人都显得有些滑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