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八章 形式的转变(1 / 2)

朱明言这些年来温和惯了,做什么事情都会给别人留有面子,不喜欢和别人硬碰硬,这虽然符合华夏人谦谦君子的形象,但是同时也放弃了太多太多的利益。

此时一听李小刚的话,朱明言的心中甭提有多么提起,直觉得自己的腰杆仿佛也硬起来了。

大声说道:“等到明天签订协议的时候,我就跟他们说!”

李小刚摆摆手说道:“不!现在就跟他们讲,让他们马上命令船只出港。”

“为什么?在协议没签订之前,一切都还存在着变数……”朱明言不解的问道。

“正因为这变数太多,所以我才要他们马上命令船只出港。

一旦船开到了海上,再多的变数,他们也得乖乖的在协议上签字,我这是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金卡路摔门而去,已经是歇斯底里了,难保他会耍出什么让人琢磨不透的怪花招,所谓盲拳打死老师傅,我们不得不防啊!”李小刚说道。

朱明言点了点,道:“话是这样没错,只是我怕他们会不同意啊!”

李小刚微微一笑说道:“放心吧朱叔,他们现在比我们着急。

我给你打个比方,现在这些国家就好像是在无垠的大海上随波逐流的小船,他们的给养已经消耗一空,正在饿着肚子,在这个时候,他们最迫切的就是能尽早的见到陆地,现在对他们来说,这粮食就是陆地!”

朱明言皱眉说了一声“有道理!”随后急匆匆的去找各国代表商量去了。

果然不出李小刚所料,起初七国是如朱明言所料想的那样,借机压价,结果朱明言的态度猛的变的强硬起来,按照李小刚的说辞一说。七国顿时软了下来,不但答应出船,而且一个小时内,几千艘运输船从各国的码头纷纷起锚出港,向着华夏的方向,成群结队的以最快的速度航行。

而几乎是与此同时,从华夏运出的第一批粮食也已经离港向着中东进发。

这样,在华夏运粮船抵达中东的同时,各国的船队也将抵达华夏海岸,如此一来一往。将耗费的时间从半个月减少到一个星期,先批运来的粮食加上此时还被以国围困在海上的粮食,支持中东一个星期的粮食需求还是足够的。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中东的这场粮食危机算是被化解了。

第二天上午十点,李小刚和七国代表以及来自伊国和伊朗的代表,在伊国的国会大厅正式举行了签字仪式。

在庄严的气氛中,李小刚在一堆事先起草好的文件里一阵奋笔疾书,端端正正的签署上自己的名字。

那一刻,李小刚的感觉出奇的好。庄重。自豪,骄傲。荣耀……一个来自华夏的农民,坐在这里被九个国家的外交官簇拥。那种感觉不仅仅是自己的腰杆挺直了,仿佛是整个华夏巨人的遥感挺直了。

世界各国无数的政治,经济评论家开始疯狂的在电视上。报纸上,着作上大肆评论这次华夏和整个中东所完成的交易。纷纷给於了最高的评价。

中东各国获得的最大好处无疑是从一场很可能席卷的饥荒中的成功脱身,这好处固然是很大,但是在各评论家的眼里,这比起华夏从中攫取的利益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经济上,一美元的出售价比起华夏在国内一块五的收购家来说,以现在的汇率,这就意味着百分之四百的利润。刨除运费和支付给工人的工资,纯利润将在三倍以上。如此巨大的汇报率,堪比毒品和军火。

华夏官府的投资迎来丰厚无比的回报,这意味着,华夏在教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甚至是军事上都将获得充足而雄厚的财政预算,本来财政状况就很好的华夏官府,此时更是出现了财政巨额盈余的,让那些个正在经受着财政赤字折磨的西方官府羡慕嫉妒的抓狂的财政帐目。

许多网友甚至公推华夏官府为当今世界上最富有的,最会赚钱的官府。华夏从这次交易中获得的经济利益,固然让经济学家抓狂,然而华夏从中获得的政治利益,更是让许多外国政治学家郁闷不已。

在这次中东的粮食危机中,华夏无疑是扮演了一个救世主的形象。在所有接受了华夏粮食的国家中,华夏的形象变的出奇的崇高和伟大。

不少国家和华夏的外交等级一举发展成了战略同盟,甚至是一级亲密,攻守联合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