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老太爷道:“如此最好。你不必管我,去办你的事情罢。”
张百行答应了一声,便即转身走到史家刀、雷拳门和碧云坞诸人面前,将史念豪、杨子乔、蔡笑三人叫到了一处,低声吩咐了几句。史念豪等三人点了点头,回到各自的门人弟子面前发号施令。只见人流滚滚,众人按照各自帮派首脑人物的吩咐,分头登上了木城,随后蹲坐在铁板后面,静等敌人来攻。
张百行又将几名公差捕快的头目叫了过来,要他们守在院子中。随时监视木城上的情形,若是有人胆怯后退,便要上去拿人。
厉秋风见张百行发号施令,将守御之事布置得井井有条,心下暗想,自从自己到了修武县城之后,一直以为张百行是一个飞扬跋扈的傲慢小人。只不过此时见他处事缜密,绝对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庸人。厉秋风心下暗想,不只要提防纪定中等人,就连这个张百行,却也绝对不能轻视。
转眼之间,近千人登上了木城。剩下的公差捕快也纷纷散开,在院子中每隔一步便站着一人,紧紧盯着木城顶端。
聂老太爷转头对厉秋风道:“倭寇到了庙外,看不到庙内的木城。想来不会起疑心。他们的大头目进入庙中之后,咱们便关闭庙门,给他来一个瓮中捉鳖。留在庙外的倭寇若是想要冲进来救人,咱们便放箭射他们,不让他们靠近城隍庙。待咱们杀了倭寇的头目之后,便即冲出庙外,追杀倭寇。这些贼寇没了头领指挥,定然乱了阵脚,咱们便可趁机追杀。”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如此一说,心下倒有些惊疑。他原本以为聂老太爷和纪定中定下此计,是想利用倭寇先将陆、赵、杜三家除去。可是听聂老太爷的安排,要先将倭寇头目诱入城隍庙中,将其与大股倭寇隔开,然后在城隍庙内先将大头目杀掉,再除掉庙外的倭寇。只是如此一来,倒似聂家要与陆、赵、杜三家联手,与倭寇决一死战,与自己最初的猜测却是全然不同。
聂老太爷见厉秋风沉吟不语,接着说道:“厉大人,你瞧老朽这些手段,能有几分胜算?”
厉秋风这才回过神来,口中说道:“老先生高见,厉某只有佩服的份儿,哪敢对老先生的计谋说东道西?”
聂老太爷叹了一口气,道:“当年老朽在京城吏部做官,曾经有幸见过正德朝时的几位名将的风采。 如后来平灭宁王之乱的王守仁。当年我在吏部做侍郎,王先生在兵部做主事,我与他多有交往,言谈甚欢。其时朝廷上下都知道他是一位博学之士,精通兵法,武功却也不弱,对他都极是佩服。但是提督军务太监张忠却认为王先生以文士授兵部主事,定然是一个只会纸上谈兵、夸夸其谈的白面书生,对王先生极为轻视。有一次兵部主持京城三大营阅兵,张忠亲临校场检阅。看到王先生随侍在侧,他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强令王先生当众射箭,想以此令先生出丑。却不料王先生弯弓搭箭,随手连发三箭,三箭皆中靶心,全军为之欢呼,令张忠十分尴尬。后来王先生消灭宁王叛军,不出两个月便枚平了一场动摇大明国本的大乱,绝非侥幸之事。若是王先生还在人世,岂容倭寇如此猖獗?”
厉秋风听聂老太爷提起了王守仁的事迹,心想这个老家伙狂妄之极。他这番话明面上推崇王守仁,骨子里却是自夸自赞。王守仁平灭宁王之乱,立下不世奇功,自然於兵法之上少有人敌。而聂老太爷既然与王守仁“多有交往,言谈甚欢”,以才能而论,自然也不在王守仁之下。看样子聂家诸人虽然一直隐姓埋名,不过个个都不是自甘平庸之辈。他们灭了徐家之后,定然不甘心继续隐居於封门村之中,一定会出山做官,一显身手。这一家人都是野心勃勃之辈,隐忍了这么些年,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非弄得天下大乱不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