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
“怎么写呢?”
“这么写!”
小女童便从灶里抽出自己选来帮助自己烧其它柴的柴,在空中比划几下。
“鱼羊为鲜,所以在我的家乡,羊肉汤都要加上鲫鱼,鲫鱼煎过,熬白,加羊肉同煮,讲究一个汤白如奶,十分美味。”宋游很有耐心。
“那就不叫羊肉汤,叫鱼羊肉汤。”
“三花娘娘聪明。”
“也可以叫鲜肉汤!”
“三花娘娘举一反三。”
“加耗子行吗?”
“……”
“鱼好吃,耗子也好吃,肯定更好吃。”
“……”
“怎么不说话了?”
“三花娘娘有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
“夸奖。”
“对的!”
小女童严肃点头,继续放柴。
吹一口气,灶中的火轰然一声迅速变大。
烧火之余,她便抬头看着道人忙碌。
外界寒冷,灶里有火,使得灶前这小小一片空间格外温暖,加之这一小片空间实在太小,便显得更温暖了。三花娘娘喜欢这种环境。加之前边的道士忙来忙去,一边搞出各种声响,一边与她讲话,烟火升腾间,又很容易给她一种安心的感觉。
要是能一直烧火就好了。
三花娘娘不禁想着。
然而前方道人动作利索很快便已将牛肉与鸡卤上,羊肉汤也开始炖煮起来。
道人抆了抆手,稍微空闲了些。
再一低头,小女童就仰头把他盯着,目光像是会说话,又不知她在说什么。
“三花娘娘想什么?”
“想道士煮慢一点。”
“可以。”
“你怎么不问为什么?”
“因为我也曾和三花娘娘一般年纪,而且我小时候也喜欢烧火。”道人微笑看她,“在我小时候我就每天去问我师父洗不洗澡,因为她要洗澡的话就需要一大锅的热水,可以烧很久的火,可惜她是个懒人。”
三花娘娘听了,却只觉得有一种什么都瞒不过他的感觉。
“伱好像很聪明!”
“只比三花娘娘略逊一筹。”
“可是……”
三花娘娘眨巴几下眼睛,又来了新的疑惑:“我们吃鱼羊肉汤都够吃饱了,为什么还要买只鸡呢?”
“冬天又放不坏,可以多吃几顿好的。”
“可是你过几天还要去拜访狐狸,问她什么事情,也要买只鸡,那我们才几天就要买两只鸡。”
短短几天时间,连着买两只鸡,三花娘娘觉得日子不是这么过的。
“你说得有道理……”
道人低头把小女童盯着。
小女童也直直盯着他。
两人似乎交换了一下意见。
没有多久,羊肉汤煮好了,道人放了盐尝了尝,便将之用个砂锅装起来,随即从另一个锅中捞出卤鸡和卤牛肉,找出此前回京的第一天从云春楼打包饭菜时赠的篮子,将之装进去,一大一小两道身影,一个抱着砂锅,一个提着篮子,便出门了,快步往鹤仙楼而去。
今日寒冷,甚至天上隐隐飘雪,不过街上行人依旧很多,道人与女童走过,不知多少人被飘过的香味所吸引。
道人走得快,小女童也把两条腿倒腾得飞快。
鹤仙楼的人更多。
因为冬至大晏官员休沐,城中最有权势、最好文雅的一群人今日都得了空,自然想来看望身染重疾的晚江姑娘。
宋游到门外时,便见里头不知聚了多少达官贵人,此时都换下了官服,刚刚将自己梳洗干净,换上了文人常穿的衣裳,免得显得俗气,各自也都提着礼物,不是珍稀药材、名贵丹丸,便是从很远地方运来的稀奇果蔬,挖空了心思。
众人脸上不乏担忧与焦急之色。
“听说晚江姑娘身体又差了……”
“可不是嘛,上次听见晚江姑娘抚琴,还是刚入冬的时候有幸在楼下听了半曲,余音绕梁啊,一月不知肉味,只觉仙乐也不过如此,回去还在向几位同僚吹嘘呢,唉,只希望那一曲莫要成了绝调。”
“我都好久没听过晚江姑娘的琴声了,真怀念以前饮酒听琴的日子,当时只觉平常,现在想来,分明是人间天宫啊。”
“晚江姑娘还是不待客吗?”
“前几日见了一面,脸色煞白,咳得厉害呢,走路都要侍女扶。”
“天妒英才啊……”
“我从北边请从军的同窗寄了些上好的白蘑来,只希望鹤仙楼的仆人能代晚江姑娘收下。”
“我也从丰州托人买了些石榴带来,花了大力气。听说晚江姑娘不沾荤腥,平生只好水果蔬菜,唉,只愿她能早日康复,若无她的琴声,这长京的天也要暗淡几分啊。”
道人与女童刚走到门口,便忍不住停下了脚步,听着这些声音。
女童歪着脑袋,满脸疑惑。
若不是她正抱着砂锅,分不出手来,这时候多半已经开始挠头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