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子羽强忍着离别之苦,打起精神,追思回忆张正常所演示的剑法,一招一式宛然浮现在眼前。蓦然看到地上零零乱乱几十个脚印,如巧手工匠镌刻在石上一般。这地可是泥沙地,寻常练过武功的人都会留下脚印,反之不留痕迹倒是很难,但是像这样每只脚印深及五分,周围泥沙也都凝结不散,若非功力精湛到不染窍尘境界,却也是做不到的。
段子羽心中感激万分,知道这是张正常故意留下来供他练习用的。当下踏着这些脚印配合手上剑招,一招一式练习起来,有时忘了便坐在地上苦思冥想,有时步法与剑招配合不上,又得回想张正常演招时的姿态,默默领会,直到暮色四合,夜雾迷漫时分才总算将这套剑法招式学全。越练下去,手上剑招、脚下步法熟练后,越觉这套剑法博大精深,似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似乎感觉得到却又体会不出来,更无法用到剑招之上。
几天时间里,他已练得如痴如迷,全副身心都放在这套剑法上。他晚上打坐,修习武功,白天便专意练剑,一遇到难以索解之处,便翻阅九阴真经的经文,常常能从经文中得到解释。经文中诸多难解之处,在剑法中却有可以印证之处,两相质疑、印证,再加以融会贯通,许多横在心头多年的疑难都能涣然冰释。
就这样已经过去好些天,段子羽自感武功精进,迥非昔日可比,练得更加起劲,却也总感觉有许多地方从经文和剑法中证悟不了。他哪里知道这套剑法乃天师教镇教之宝,是天师教第三十代教主张继先所创,仿照周易六十四卦而创六十四招,每招有六个变招,乃仿周易每卦之六爻,全套剑法实有二百五十四招,再六六组合,招数几乎有近万,天下剑法若论招数之繁复可谓无出其右。脚下步法乃天师教祈雨消灾,斋醮作法时所用的禹罡步法,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数年不成,蒙仙人指授此步罡法,得以招神役鬼,一夜之间,大功告成。
这种说法当然是天师教故意神乎其神,但其步法,看似零乱无章,一经走动,实有神鬼莫测之变化。所谓“迎之不见其首,衔之不见其尾。”用来形容这套步罡法实在是恰当之至。张继先又把神霄雷法内丹功施於剑术上,发挥至极致,真有轰雷掣电,沛莫能御之功。张正常演示剑法时,剑上隐隐有雷声传出,便是此剑法练至相当高造诣时的征兆,这套剑法也因此而得名为“天雷剑法。”
周易乃道家之经典,九阴真经虽然不是周易那样玄奥难以理解,却也是道家武学之总纲,两者相通之处甚多。段子羽原本学这两门功夫都难以理解,但他悟性本高,又经过百劫师太打通任督二脉,服下“先天造化丹”后不仅培元筑基,而且打通了周天奇经八脉,内力的造诣已极深,所欠不过是火候纯熟,阅历增长而已。是以三遍之下便能将这天下最复杂多变的剑招记住,与九阴真经两相印证后,对剑术的上乘境界已略窥端倪,与一月前的自己全然就是两个人,不可同日而语。
这样又是一月流逝,现在已是九月初秋,西风肃杀,地上已积了厚厚一层残花败叶。
段子羽已为欧阳九守孝期满,感到九阴真经和天雷剑法的理解也已经达到顶端,诸多悬而未解的疑难只有期望在来日再解决。
屈指一算,百劫师太之约还有一半时间。段子羽匆匆收拾好行李封好密室,在欧阳九墓前拜别,匆匆上路。等到了渭阳,买了一匹乌雅马骑着赶路虽然没骑过马,
但毕竟功夫在身,再加上时间不是太急,骑术遂以逐渐熟悉。 这一日中午时分,他策马进了西安城。西安是西北重镇,自古多个朝代建都於此,士民繁庶,人烟幅凑,商贾云集。
段子羽目睹这古时的繁华街市,前世见多了高楼大厦钢铁丛林,前身又十年穴居古庙之下,几曾见过这等风光,处处都感到好奇。他衣饰华贵,丰神俊朗,怒马如龙,也惹来街上不少好逑少女的注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