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心里乱了(2 / 2)

从众源於一种群体对自己的无形压力,迫使一些成员违心地产生与自己意愿相反的行为。

不同类型的人,从众行为的程度也不一样。一般来说,女性从众多於男性;性格内向、自卑感的人多於外向、自信的人;文化程度低的人多於文化程度高的人;年龄小的人多於年龄大的人;社会阅历浅的人多於社会阅历丰富的人。

从众行为表现在方方面面,工作中、生活中、学习中,都有所表现。

我们了解人的从众心理,并恰当地处理其行为,是很有意义的。有的领导意见本是错误的,有些员工由於惧怕反对而对自己今后不利,而违心地投了赞成票,结果后面的人都跟着投了赞成票。如果这时,你能坚持住,是会对单位今后的工作有益的;

有的老师的一个解题方法本来不是最佳的,由於很多学生不反对,而导致绝大部分学生效仿老师的那种解题方法。如果你这时能提出自己比老师的方法更好的解题方法,那不是会使很多学生少走弯路吗。

因此,不管是领导还是老师,了解了人的从众心理,对改善和提高自己的工作。是很有帮助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通讯,交通这些方面的越来越方便。从众的行为也是越来越多,很多的学者因此开始了研究,经过相关学者的研究发现,其实“从众”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社会心理和行为现象。

通俗地解释就是“人云亦云”、“随大流”;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就这么认为;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跟着这么做。

相关的研究人员还对从众行为进行了很是具体的分析,他们发现。从众心理一般有这样几种表现形式:一是表面服从,内心也接受,所谓口服心服。二是口服心不服。出於无奈只得表面服从,违心从众。三是完全随大流,谈不上服不服的问题。

就从众心理的客观影响来看,既有积极意义。也有消极意义。主要看从众行为的具体内容。

由於中学生的知识、经验都不足,自制能力又不强,因此在多数情况下,从众行为不同程度地带有盲目性。中学生中既有口服心服的‘真从众‘。

也有口服心不服的‘假从众‘。‘真从众‘往往是所提出的意见或建议正合本人心意,或者自己原无固定意向,或者是‘跟多数人在一起不会错‘的随大流思想。

‘假从众‘则往往是碍於情面或者免受群体的指责和惩罚。例如有的同学不吸烟,也不想吸烟,但伙伴中许多人都抽烟。为使自己与大家协调一致也只得抽上了。

这种违心的从众现象,在学生中还是比较多的。

在现实社会里面。有着许许多多的从众心理的例子,下面这几种从众就是最典型的从中例子。

第一种:广告从众。生活中有不少从众的人,也有一些专门利用人们从众心理来达到某种目的的人,某些商业广告就是利用人们的从众心理,把自己的商品炒热,从而达到目的。

生活中也确有些震撼人心的大事会引起轰动效应,群众竞相传播、议论、参与,但也有许多情况是人为的宣传、渲染而引起大众关注的。

常常是舆论一“炒”,人们就易跟着“热”。广告宣传、新闻媒介报道本属平常之事,但有从众心理的人常就会跟着“凑热闹”。

不加分析地“顺从”某种宣传效应,到随大流跟着众人走的“从众”行为,以至发展到“盲从”,这已经是不健康的心态了。

多一些独立思考的精神,少一些盲目从众,以免上当受骗,方为健康的心理。

第二种:学习从众

高校常有这样一种现象,入校时随意安排的学生班级之间、宿舍之间,一年左右时间,便在各个方面显示出不同层次,出现明显的“不同步“现象。

优等生、英语过级、研究生录取等相对来说,班级、宿舍都比较集中。

宿舍成员集体出动参加各种证书培训班,已是大学校园蔚然流行的风景,一男生直言:哥儿几个都在拚命学,我不上进,岂不丢人?

第三种:消费从众

进入高等学府,可谓是“大开眼界”,校园里不乏“穿衣戴帽各有一套,抽烟喝酒各有所好”、“吃的高档、穿戴时髦、玩的够派、抽烟名牌”之辈。有些大学生下餐馆、赶舞场、览名胜、春游、秋游、过生日、会朋友、吃奖金、喝补助,名目繁多,五花八门,大学生纷纷搭上宿舍、班级、朋友、老乡的班车,无视自己的经济基础,钞票大把大把地花。

有当局者一语道破天机:无可奈何,为了面子,只好不顾底子喽。

第四种:恋爱从众

众目睽睽之下,情男靓女同读一本书、同吃一碗饭,在时下的大学校园里已是公开风景。

“现在凡我认识的老乡、同学、朋友不少在谈恋爱,没办法,我只好也找一个做做样子。”一男生幽默地说。

校园恋爱极富感染性,有的班级一阶段没有几人谈,而另一阶段则出现了一群谈恋爱的;有的寝室无人问“爱”,有的寝室全在“爱中”。

不谈恋爱者,众人拾柴,不消几日,就会被彻底“点化”。

第五种:作——弊从众

近几年,当社会上流行“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时,校园里便兴起考试“不看白不看”的哲学,“学不在深,作弊则灵”,考场上作——弊方式发挥得淋漓尽致,以至考试不作——弊的学生反而被讥笑为“傻瓜”,“大家都作——弊,我为什么不作呢”?一作——弊被抓的男生振振有词地为自己辩解。

此外,赌博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在大学校园也有相当的市场。

可以说,从众心理在社会上面的各方面否存在着,不管你怎么否认都没有用,从这里看,从众心理好像是一种好的现象,很多人也是这么赞同的,赞同从众心理在现实社会里面的有益性,但是,这种想法是很片面的,不完整的,因为。

ps:??注:谢谢金桂冠非礼、谢志修两位大大的打赏支持,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