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势在必行(1 / 2)

上面说了“挂”,其他三法也好理解。

“掷”如上,也是手肘抵住对方的肩窝,只不过是先用手回拉对方的身体,等对方身体稍往前倾,微微失去重心的时候,再趁机用手肘小臂发力向前推出去!

这个动作,正好与“挂”相反!

“偏”跟“拧”差不多。

两者都是或一手扶着对方的上臂外侧或者扶着腋下外侧,另一手拉扯对方另一小臂,先往以手扶着对方身体的方向给一个假动作发力,然后借着对方回顶的力量,拉着小臂的手加速拉扯,扶着大臂或者腋下的手加速推起,一下就把对方甩倒在另一侧!偶尔有人会在“拧”的基础上加一个摔跤的里刀或外刀的绊法动作!

不止是外行人,即便是不懂暗劲的内行人,看到这些动作,也会觉得这四法都是运用了不丢不顶之劲。

可是,高手一看,就明白这些手法,都是建立在或丢或顶的基础上的。

还是以“挂”举例。

这种发力技巧,本身就是从“捋”演化而来。

高手用捋劲,视情况而定。

对方不发力,我便掽。只要我掽,对方动都动不了,因为他根本就来不及动,我便想把他掽多远,就掽多远(当然,不能超越人体发力的极限)。

另,只要对方一发力,我便顺势一捋!还是那句话,想把他捋多远,便是多远!

“挂”与“捋”的本质不同,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就在於前文所述的主动与被动之别!

从表象来看,进入暗劲之后,随着功夫愈深,发力的迹象便会愈来愈淡!

推手时间愈久,身体灵活多变的特性便会愈突出!但是,只要不理解何为“拿”劲,那这推手的能力便也只停留在初级阶段。

有了“拿”,则不管对手多灵活,一旦他被拿住,灵活的身体也会有一刹那的僵劲儿。处在僵劲儿的时候,对方是发不出力的,所以,犹如推搡竖立着的无根之木,肯定容易。这时候,不管是捋是掽,将对方发放出去,轻而易举!

想要分辨一个人是不是进入了暗劲儿的水平,只要看他的慢动作便可。

对外人,太极大师可以以快打快。但是,教徒弟,就要以慢制慢,甚至以慢制快!

一个好老师,演示何谓太极劲儿的时候,从来都是用慢动作来解释的。对於资质一般的人来说,这慢动作,至少要通过七八年的时间才能真正理解。

那市面上的某些所谓的大师,想要以快劲来演示的用意也就不言自明:要么不想教给你,要么自己没有什么真东西!而实际情况绝大多数又是后者!

其实,老师教徒弟,这个慢动作的劲儿路演示还是很清晰的。

只要懂劲儿之人提示一二,外人还是能够看出一些道道儿的。

当然,看的出来,并不代表能够模仿。这个涉及到高手的整个身体运动,即一动无有不动!

这可不是看一下就能学会的!

这个一动无有不动,也并非是某些人表演的抖功!内家拳之所以不好学,就是因为这句话!

人类毕竟是有文明行为规则来约束的。大庭广众之下,不能光着屁股,裸着身体。

列为看官千万不要以为这话不着边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