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邵佳梁有些意外,邵美华有些失望。
“邵师父,我已经答应小李,要去一趟澳门,这只剩下两天时间了。所以今天下午就准备动身。”法自然解释道。
“哦,那个李振嵩吗?我差一点忘了呢。既然你答应要去指导他一下,那我也就不强求了。不管早请晚请,这顿饭你是跑不了了。”邵佳梁哈哈大笑。
“谢谢邵师父美意。”
“不必客气,我跟你三哥真是相见恨晚,很聊得来。咱们俩也就不要如此见外啦。我虽痴长你二十岁,但你若不嫌弃,只管叫我邵哥或者老哥,都行。”
邵佳梁有些得意忘形。不过,当他看到邵美华有些幽怨的眼神看过来,心中一惊!
“咳咳,对了,小法啊,咱们这是忘年交,各论各的。你跟美华也没有差几岁,你们兄妹相称就好,不必在意咱们俩之间的关系呀。”
“这是肯定的嘛。”法泰然对邵美华挤挤眼,笑着附和道。
邵美华一阵脸红。
法自然一阵叹息。他隐约猜到了他们的想法。
“不知道小法对这茶道有没有了解?”邵佳梁跟着法泰然一唱一和,自是要把法自然往这茶道上引,好给两人制造一些共同话题。
“不了解。”法自然如实回答。
“这样啊,小华,那就你来给大家介绍介绍。”邵佳梁喜好品茶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的。
年轻时候的邵佳梁混迹影视圈,做过龙虎武师,跑过龙套,干过剧务打杂,当过剪接师,凭着踏实肯干的韧劲儿和优秀过人的头脑才做到现在这个位置。从影视界转战到房地产界,整天忙得昏天黑地的,哪里有时间去附庸风雅!
他二弟邵佳栋则不然,从小文静的性格,让他热爱读书,喜欢文学。现在做了港大中文系教授,平时的爱好更是出不了诗词歌赋,品茶论道等有关传统文化的范围。所以,美华这茶道爱好只是受到家庭熏陶而已。
三人边品边听,要看看这小妮子能说出什么道道来。
“首先来说,什么是茶道。”邵美华有些拘谨,毕竟这是在自己的偶像跟前发表演讲。
“有人说茶道是赏茶美感之道。有人说茶道是修身养性之道。还有人说茶道是感悟人生、认识世界之道。这些都是品茶者对茶道的认识,各有各的哲理。”邵美华由开始的拘谨变为了放松自然,声音也自信起来。
“再说茶的历史。顾炎武曾道:‘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看来,秦朝之前便已有饮茶之说,且始於巴蜀。秦人在统一天下之后,则成为将之推广开来的幕后推手。而此时并没有文献记载描述茶具一事。直到西汉成帝时王褒的《童约》,才始见诸记载,内有“烹茶尽具”及“武阳买茶”两句。对茶具有了要求, 便发展出茶道的雏形。”
“而后便是历朝历代的文人骚客将之推崇备至,至而形成独特的茶文化。”
“茶和酒在古代可以说是一年四季必不可少之饮品,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都可以喝得到。无疑,酒乃最早的饮品,商朝便已有出土的盛酒器皿作证,而饮茶的出现则大概是在战国或者再略微靠前一些。”
说到这里邵美华做了一个鬼脸,继续道:“总之,茶属后起之秀,却要撼动饮品界的酒老大的地位。遂起茶酒之争。不过所谓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被拍死在沙滩上。”
“酒可乱性,茶可理性。相比较於酒,茶更深入人心。不分男女,不分老幼,都可饮之。遂有‘柴米油盐酱醋茶’之称。可见茶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人们不可或缺的厨房里,竟然将茶列入!就从这一点便完胜酒水。”
“再说茶的分类。我们中国的茶分为六类,分别是红茶、绿茶、乌龙茶、黑茶、黄茶、白茶。又根据不同的生产工艺分为四大类,分别为不发酵或微发酵的绿茶、黄茶、白茶三种,半发酵的乌龙茶,全发酵的红茶,后发酵的黑茶。”
“再说茶具的选择。最主要的就莫过於这茶壶的选择了。茶壶以宜兴紫砂壶为最佳。壶分高矮胖瘦。无非就是在茶的色香味俱全上做文章。通过几千年的经验,找到适合各个品种茶类的合意茶壶。”
“比如说这红茶,其香味悠长,性甘,汤色红浓,所以就适合壶身高深、窄长的茶壶。这样便可以将其独特的芬芳茶香衬托得更加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