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不见多少华丽辞藻,多是描述的升斗小民的生活,用简单的话语去记录他们经历的杂事,放在平时,在场的三人没有一个人有闲心去关注这等文章。
但面前的这一篇言之有物,看似琐碎,却有一根清晰的脉络联络,更不断点出一个个现象。
与胡用想得不同,文中不仅没有给出解决之法,反而描述了一个又一个问题,如物价上升、铜钱减少、苛捐杂税、土地兼并……
越看,越让人有种毛骨悚然之感,当真是弊病百出!
之所以会有这等效果,盖因里面的内容,非是杜撰,而是源自邱言北上西行感悟人道、截取信民生活,每一点每一滴,都有真实依据,处处自洽,配合上文中几个人物的悲欢离合,等三人看完之后,居然久久不能回过神来。
过了好一会,胡用吐出一口气,怀疑道:“这考生是何来历,怎可能知晓这么多事?”
罗中杰默然不语,可脸色也是阴沉无比,心下有些不安。
“此文朴实,与文枝桢的文风截然不同,我怕是要弄巧成拙了。”
除此之外,他同样被文中之事点醒,心中沉重。
罗中杰投靠新党,虽有政治志向方面的考量,但主要因素还是为了权势,可看了这篇杂文后,投机念头居然淡了几分,生出了几丝变法图强的想法!
至於王甫,则是微微眯眼,露出思索之色,过了好一会,才出声道:“这篇杂文,定要给圣上看一看!”
这话一说,胡用陡然色变,知道王甫有了决定,这杂文之中,蕴含朴素之感,感染人心,若让皇帝看到,必有巨大影响,不得不防。
但他不方便反对,只能道:“文中所言,有待考证,贸然呈给圣上,有些不妥,再说,这考生并未给出解决之法,又有映射之嫌……”
王甫看了他一眼,淡淡道:“若是一个考生都能给出解决之法,还要我等做什么?”
这句话已经算是语气很重了,胡用理智的闭上了嘴巴。
王甫也不理其他,翻开了考卷的最后部分——
策论!
这次会试, 他半途出手,抢下主考一职,为的就是选拔人才,经义、墨义且不论,那杂文也只是投石问路之举,为的是摸一下考生的底,真正的重头戏,还在策论。
策论,推而广之,近似施政纲领。
一般的考生没有相应经验,写出的策论必有缺陷,却能透露出心中所想和政治倾向,即便是揣摩考官的心思、投其所好,但若没有深刻的思考,又如何写出能动考官的文章?
现在,邱言的考卷因被糊名,在场的三人都不知晓考生的身份,看了杂文,对於策论部分,有着不同的看法。
只是,经过了杂文侵染,难免心中沉重,对策问部分也有了自己的猜测,认为会和杂文一脉相承。
“若是一味去找弊端,也算有些能耐,但毕竟难见才干,不好划入三甲。”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甫凝神去看,入目的是四个字——
利可言乎?
短短四个字,却好像一道闪电一样,划过心头,令沉甸甸的心中生出一抹光亮!
ps:
感谢“18751379546”的打赏!
*
*
*
◇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