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哀家看,沈华善的病已经养得七七八八了,也该是时候重返朝堂了。沈华善从你还是十二皇子的时候,就站在你身后了。小惩可以,大诫就不必了。有他辅助於你,母后也能放心。”
这一次,容太后则是说出了她心目中的人选。之前她就觉得,左家和卞家势重了,一个是外戚之家,一个是慕太妃的娘家,容太后对这两家没有信任感和亲切感。她始终都觉得,沈华善才是亲信。
若是沈华善还在朝堂,就绝对不会出现皇上微服外出这样的荒唐事;刺杀的后续,也定会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哪里会有这些顾命大臣的颓靡。
景兴帝险些出了意外,这令容太后更加觉得沈华善的重要了,起码沈华善在朝堂的时候,景兴帝就没出现过意外。
“朕考虑考虑,要母后为儿臣费心了。”景兴帝对於容太后心目中的人选,并不感到意外。容太后和沈家的交情一向都不错,现在朝堂有事,需要有人稳定臣心,容太后首先想到的,就是沈华善了。
有了容太后的建议,还有先前楼乐封的的请求,让景兴帝一时沉吟:或许,沈华善离朝静养的时间,差不多可以结束了。
没几天,朝官们就发现。皇上提到顾命大臣沈华善的次数多了起来。比如中书侍郎楼乐封在汇报之后,景兴帝会说这么一句:“楼大人的奏折,过於罗嗦了。当年沈华善的汇报,可做得比这个要好。”
又比如,又西宁道和岭南道的文书上报时,景兴帝也会说:“沈华善在教子这一点上,的确很不错。”
皇上都说得这么明显了,这代表的是什么意思,朝官们自然都清楚。看来,早前因献俘礼而离朝静养的沈华善。很快就可以重返朝堂了。
在景兴帝吩咐少府监往沈家送去好几箱赏赐之后。朝官们就更加肯定了。曾经的詹事大人,先帝留下的顾命大臣沈华善,又再度获得了皇上的恩遇,他不日将重返朝堂。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果然,过了几天,内侍首领唐密就带着景兴帝的口谕,去到景泰大街的沈宅了。这个口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令沈华善参加三日后的早朝,此乃上意,不得有误。
这个口谕,彰显的,是景兴帝的态度。非是沈华善自求回朝,而是景兴帝亲自下令,而且来沈家宣口谕的,还是内侍首领,而不是一般的小内侍。这当中的差别,就是朝官所说的帝恩了。
帝恩反覆无定,得者欢喜不已青云直上,失者痛不欲生深谷跌落。
对这一点,沈华善反而无感。帝恩这种不靠谱的东西,他向来不过分看重,所以不管失去或者得到,都能淡然对待。宠辱不惊,或许说的就是这样。
三日后的早朝,很快就到来了。沈华善遵照旨意,穿着三品紫色朝服,挂上金鱼袋,在卯时初,就出现在宣政殿门外了。
见到沈华善的时候,朝官们是反应不一的。绝大多数的朝官,都在感叹沈华善所得圣眷非常。明明都已经被皇上勒令静养了,只短短两个月的时候,他就复起了,而且还是皇上亲自去请他回来的!——前往沈家宣口谕的是内侍首领,这一点,不少朝官都知道的。
国子祭酒卫复礼和御史中丞杨简锐等人,见到沈华善的时候,都很高兴。当初沈华善离朝的时候,他们都在想着他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甚至,他们都作好了半年一年的准备。却没有想到,短短两个月不到,他就回来了!
相比卫复礼等人的欢喜,沈华善本人,倒和往常一样,微笑着和他们打招呼,还对其余的朝官点点头。他脸上带着的,是和往常一样的笑容。这笑容,和善而亲切,又有些云淡风轻的意味。
这个笑容,落到卞之和眼中,却感觉无比刺目。他恨不得立即上前去打散沈华善的笑容,可是他站着没有动,只死死盯着沈华善,眼里有着无法掩饰的恨意。
听到内侍首领去沈家宣口谕的时候, 卞之和就反应过来了。原来,沈华善才是京兆流言的直接受益者,这次京兆流言背后的人,竟然是早就离朝静养的沈华善!
借由这一次刺杀和流言,沈华善顺利重返朝堂,这一切,都是沈华善设的局!而自己所想的谋救驾之功,或许早就落入沈华善谋算的局中了,而卞家和自己的孙子,竟然成为了沈华善重返朝堂的踏脚石!
我卞之和,定和沈家不死不休!看着沈华善的笑容,卞之和心中立誓,眼里的恨意越发炽盛。
他却忘了,沈华善离朝静养,也是他设局陷害的结果。如今,只是一还一报。卞家如今失势,只能说技不如人,这有何好不死不休的?
感应到了卞之和的恨意,沈华善抬起头来看着他,倒是微微一笑。这两个月离朝静养,他都过来了,卞之和的恨意,何有可惧?
ps:
一更!感谢米老鼠2006的粉红票!邓大人都三起三落,沈华善复起,也是理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