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彦思虑少许,笑道:“我可以去见他们。但担保之事,我却不能做。”
“临安县非一人永治,县里早晚会换官家……”
“我若担保,将来官家之过,都要算到我头上。”
“我看他们并非想让我担保,只是想讨个立书。”
“可让子洵与他们立下‘官商契约’,在契约中写明税收,先把利益分配好,留下个可以浮动的空间,不管是上浮还是下浮,都在可以接受的范围。”
“对於大号商贾赐予商会座次,对於小号商贾减少税收。”
“如此大商得名,小商得惠,各有所得,适用於他们自身利益。”
“最后再定一条……”
“若下任知县私自改约,乱收商税,这契约便作废,他们自行离散。”
杨万山击掌称‘善’,转顾窗外道:“事不宜冲,内兄已去东湖,你我这边过去。”
刘彦点头与阿九交代几句家事,便与万山出门,乘船赴东湖。
……
巳时东湖,天青水阔,百商齐聚。
东山湖畔处,商船近两百余艘。
山庙下集市甚为热闹,不止有大小商人,连一些县乡小贩都跑来凑热闹,可谓众人千面。
知县陆侯领县丞、主簿、押司等官吏,在一家茶棚与到会巨商叙话。
这些商人皆为钱塘一带大富户。
其中一白须银发老者坐首位,与官家面谈叙话。
这老翁乃严州新安郡李太公,膝下有三子一女,三子皆捐员外出身,一女嫁入郡王府为妾,在严州颇有名声,家财千万贯。
其买卖遍布江南,与安南国等南海小国,亦有生意来往。
交易之货品,不乏贵重的金银、瓷器、玉料、宝石、珍奇、香料等物。
李氏族人也遍布江南各州,经营各个行当。
今日所到商贾皆敬重李家名望,才让李太公坐头位。
那太公拂须道:“我家正要北上通商,把安南等国奇货运至长安,与西域商人易货买卖。目下缺个稳妥的转运之地。”
“我观东湖万亩福泽之地,正是我等停船好地方。”
“若是西域长安、中原之货也能到此,在此作为交易集市,那便更好!”
陆侯请茶,附和说:“我等之意也是如此。当日我向世才请教‘后治之法’,世才便与我等提出这个思路。”
“但想做成这个‘转运集贸’之地,还需诸位商家助力。”
“众人拾柴火焰高。”
李太公听后耳朵一动, 心思转动,眼眸四顾:“此东湖集市做成,与我等有大利,货物来往亦方便。”
“老朽今后就把北上之船停在此处,诸位谁要与我易货,皆可来此交易。”
周围商人听他一说,各有心动。
他们平日买卖都是一家一家的找,若是众商皆聚於此,那便是一家与百家做买卖,小生意也能做大。
说话他们纷纷同意。
有一商贾问:“今日奉义可来?”
陆侯却也不知内弟能否请来世才。
这时,忽闻集上喧嚣起来,乡民众口皆呼:“奉义大官人。”
茶棚里外,一众商贾寻望顾看。
见人群中一君子与乡民做礼数,显足文士风度。
李太公笑颜拂须,对身旁少年说:“真是君子之风啊,所谓君子如玉,大概如此也。”
少年点点头,看着那方走来公子,似一眼入诗画。
其身后,有一位篮衣秀士,也观刘奉义出神,心说:“表妹之卦真的灵验,今日便在此见到他!”
“钱塘潮会之日,他在船上,我在岸上,只闻其名,未见其人。”
“这次同在岸上,倒能结交一场,留下一面之缘,再见不生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