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檄文(1 / 2)

人道永昌 小楼听风云 2945 字 2个月前

第329章 檄文

六月初八。

张良集结五万本部精锐於平阳郡誓师,定汉王陈胜“不敬天、不法祖、不尊道”三大罪状,将汉廷打为“妖汉”,并以太平道天公将军的身份,正式向陈胜宣战,号召天下黄巾道徒“同心戮力,讨伐妖汉”!

蒙恬打进徐州都小半个月了,太平道现在才向汉廷宣战,这看起来或许有些愚蠢。

但事实上,这非但不愚蠢,反而是一招极厉害的心理战术!

全民素质高如二十一世纪,不都还有很多人依然怀抱着“谁声音大谁就有理”、“谁先发帖谁就有理”、“谁先发视频谁就有理”这样“淳朴”得可怕的心态么?

更何况是当下这个民智未开,百姓缺乏分辩能力的封建时代,三人成虎、众口铄金,不知多少人会受太平道这一通檄文的影响。

往远了说,这会影响陈胜在九州人族心目中的形象,持续减缓汉廷的发展速度、削弱汉廷的发展潜力。

往近了说,这能振奋黄巾军的士气,削弱红衣军的士气,甚至可能影响这场大战的胜负走向!

不甚高明。

但很有用!

且屡试不爽!

同时。

这也意味着,太平道与汉廷之间,彻底撕破脸皮!

是的,到这一步,才真正意味着太平道与汉廷彻底撕破脸皮。

蒙恬打进徐州都不算。

毕竟蒙恬打进徐州这件事,还有得谈。

而张良发布出去的檄文,却没办法再收回来了。

这就像是成年人之间的勾心斗角。

暗地里吃了闷亏,就算气不过,通常也不会闹到大打出手的地步。

可谁要敢在大庭广众之下给人一个大嘴巴子,但有点血性的爷们儿,无论打得过打不过都会立马干回去!

人与人之间的勾心斗角都是这样,更何况是两个大势力之间的勾心斗角?

张良的檄文,就无异於是一个大嘴巴子甩到了陈胜的脸上。

而陈胜作为汉廷的脸面,他的脸……是不能挨打的!

他的脸挨了打,红衣军的刀枪就不再锋利,五六百万汉廷百姓的腰杆就再也直不起来!

所以,张良这封檄文,只有两个解决的办法。

要么汉廷打得太平道开口认怂。

要么太平道打得汉廷开口认怂。

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在陈胜眼中是如此。

在张良眼中亦如此。

……

陈胜在得知张良所发布的这封檄文之后,当日便调中路军仅存的一万五千卒北上,并入北路军统帅范增麾下,迎战张良。

北路军原本就有三万兵马,加上中路军这一万五千兵卒,便有四万五千人。

虽然兵力上,北路军仍差了张良五千人。

但范增占据守势,只望不败而不望大胜的话,阻挡张良部南下还是不难,即便张良所率的巨鹿黄巾军乃是太平道头号精锐之军,也一样!

说来世事奇妙。

范增与张良,作为另一个时空项羽和刘邦的两大谋主,在计谋的领域针尖对麦芒、水火不共存!

而这个时空,这对宿敌再次阴差阳错对上,却是以统兵大将的身份,直接披甲上阵、沙场对垒!

在将麾下仅剩的这一万五千卒并入北路军之后,中路军大营也彻底裁撤。

腾出手来的陈胜,连夜赶回陈县,招来李仲商议了半宿。

翌日,汉廷也张贴出了一张讨伐太平道的檄文,上边同样列出了太平道“传道妖言惑众”、“流寇荼毒九州”、“拿人蓄养猛兽”三大罪状!

其后政治部、千机楼火力全开,无数童谣、顺口溜儿、小作文儿,以陈县为中心向外扩散。

诸如“我家住在昌邑的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谁知那黄巾兵、他蛮横不留情,举戈擎枪目无天,占我大屋夺我田,我祖父跟他来翻脸,惨被他一枪来打扁,我奶奶骂他欺善民,反被他抓进州府XX一百遍一百遍……”

诸如“黄天一响,儿子白养”、“黄巾一戴,爹娘不在”。

诸如“我在太平道传道的那几年”、“张氏父子与猛兽不得不说的缘分”。

这些陈胜亲自操刀编撰的文案,每传到一地,都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席卷了该地所有阶层、传遍街头巷尾。

无论是识字的还是不识字的、有钱的还是没钱的、关心天下大事的还是不关心天下大事的,都能从这些文案中找到感兴趣的内容,津津有味展开讨论。

传到后来,更是演变出无数个面目全非、千奇百怪的版本,异常轻松的击溃张良泼向陈胜的脏水,反攻巨鹿太平道本部!

而始作俑者陈胜,却是在当晚编撰完这些文案后,就将这件无关紧要的小事抛到了脑后,归家舒舒服服的与赵清小聚了一晚,第二日一早就急匆匆的赶往颍川红衣军第一军驻地,召开军事会议去了,压根就没再过问过这件小事的后续……

舆论战?

陈胜真的不是针对谁,反正九州全是弟弟!

六月十八。

红衣军一军於许昌誓师,兵分三路,赶往各自的位置。

一路陈胜亲领主将,季布为次将、陈婴为副将,下辖五师、六师,东进赶赴陈留,构筑防线迎战王翦所率三十万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