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好东西呀(1 / 2)

第464章好东西呀

第464章

好东西呀

祝大家国庆快乐,玩的愉快。另求十月份月票。.

越是高兴,越是要冷静。

秦之初几乎就要脱口而出,答应下来要把佛海袈裟转赠给九龙寺了,但是话都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他装出漫不经心地样子,在群贤殿中转了起来。

他要看一看群贤殿中诸位贤士享受香火的具体情况,倘若他贸然答应下来,九龙寺也给他竖了一个贤士像,却没有享受到多少香火之力,那可就亏大了。

真如不怕秦之初在群贤殿中耗费时间,在他看来,秦之初看的越仔细,花费的时间越多,也就代表他心动的可能性越大。人生在世,无非名利二字。即便是他,也希望能够荣登极乐世界。只怕秦之初也不例外。

如果能够在群贤殿中立下贤士像,不但可以享受九龙寺二十余万僧众的香火供奉,在佛域万兆的人口之中,也能够流芳千古。可以说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长生,很难会有人能够拒绝这样的诱惑。

秦之初先寻找群贤殿中树立起来历史最长的贤士像,那是一个矮瘦的渔翁,他头戴斗笠,披着蓑衣,名唤垂钓翁。

此人的事迹是佛宗一位大佛,转世重生,在没有修炼有成的时候,曾经饿的头晕眼花,差点死去,是这个路过的渔翁拿出自己刚刚捕获的鱼,换了一些米粥,喂他吃下,救了他一命。

这件事发生在十余万年前,而垂钓翁的贤士像树立起来的历史,同样超过了十万年。

超过十万年的贤士像,还有好几个,另外,还有长达九万年,八万年以上的雕像,历史最短的一个也有五千多年了。

秦之初大为满意,第一个贤士像能够耸立十万年不倒,说明能够享受的香火可以绵绵不断长达十余万年,如果他的贤士像能够耸立在这里,也就是获得了一个稳定的,时间极其悠长的香火之力的来源,这对他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

至於每尊贤士像享受到的香火之力,主要有两种情况,一个是树立起来的年代越久远,缭绕在贤士像上的香火之力越众多,越加的精纯,另外一个,就是贡献越大以及在世间的名气越大,世人越崇拜信奉他,享受到的香火也就越多。

不过即便是秦之初感觉到的那个缭绕其上的香火之力最少的贤士像,香火之力的数量也是一个极其可观的数量,比他的昊天金阙目前凝聚的香火之力多出了何止一个数量级呀。

“大师,我有一事不明,想请教一番。为什么年代越早,树立起来的贤士像越多,年代越紧,贤士越来越少了呢?”秦之初问道。

“道友,你有所不知。群贤殿中的贤士都是对我佛宗和九龙寺做出突出贡献的非佛宗朋友。如今我佛宗实力鼎盛,弟子众多,非佛宗的朋友能够帮助我们佛宗的已经很少了,而在十余万年前,佛宗草创不久,实力单薄,有很多需要借助外界朋友的时候,故而贤士显得相对就多一些。”

真如一边耐心地解释着,一边悄悄地观察着秦之初的表情。

“原来如此。”秦之初点了点头,“群贤殿真是个好地方,能够在这里树立起贤士像,岂不是可以万古流芳?”

“道友说的不错。我九龙寺以及佛域诸多寺庙,多有设立群贤殿者。目的就是为了结交四方朋友,告诉他们,他们对我们佛宗的友好,我们佛宗不敢或忘,会一代一代,一年一年的流传下去,哪怕世界毁灭,也铭记心头。”

真如一脸的虔诚,宝相庄严,神色肃穆。在群贤殿中,他也不敢随意的开玩笑,说胡话来忽悠秦之初。

“道友,你考虑的如何?是否愿意把圣物转赠我九龙寺?”

秦之初叹了口气,“修炼艰难,我也不能免俗,也想万古流芳呀。”

“这么说,道友是答应了?”真如又惊又喜地问道。

“呵呵,请大师带我去见方丈大师,容我亲手将袈裟相赠。”

秦之初也不矜持了,在群贤殿的考察,让他很满意,只要能够在群贤殿有他一个位置,失去一件佛海袈裟又如何?哪怕是九龙寺再也不赠送他任何东西,也值了,何况,还能借机换掉真如的人情,可以说是最不赔本的买卖了。

真如大喜,“道友请跟我来。”

两个人都有点亟不可待,都不再耽搁,一路不停歇地到了方丈室。真如请秦之初在室外稍候,他进去通报,片刻之后,一个身披红色袈裟,头戴毗卢帽的大和尚在真如的陪同下,从方丈室中走了出来。

“道友,这位就是敝寺方丈大师。”真如介绍道。

秦之初看了方丈大师一眼,不由得就是一惊,他在方丈大师的身上感受不到一丝一毫的灵力波动,这已经不是不能看穿方丈大师修为境界高低的问题了,而是方丈大师的修为已经到了返璞归真,炉火纯青的地步。

自己与之相比,就是皓月旁的萤火虫,相差不可以道理计了。

在秦之初认识的所有人中,除了方丈大师之外,只有一个人给了他类似的感觉,那个人就是郭贞娴。除此之外,就连商婴、真如、梁文华、苏文广等人,也只是让他看不穿罢了。

“晚辈秦之初,拜见方丈大师。”秦之初入乡随俗,双手合什,朝着方丈躬身一礼。

“贫僧听真如讲,道友与我佛有缘,不但深谙佛法,掌握了我佛教的神通,还愿意将佛海大师流传下来的圣物转赠我九龙寺,贫僧对道友的义举深表感激,谨代表我九龙寺二十七万僧众,向道友致敬。”

方丈大师也是双手合什,向秦之初还了一礼。

秦之初暗自咂舌,九龙寺的势力实在是太庞大了,竟然有二十七万的僧众,难怪这里的香火如此鼎盛。他不知道二十七万只是拥有九龙寺度牒的正式僧众,除了这些僧众之外,还有数量更加众多的居士、信徒,如果全都加起来,那将是一个极为骇人的数字。

秦之初也不矫情,把佛海袈裟取了出来,双手捧着,恭恭敬敬地递到了方丈大师的面前。

方丈大师一见袈裟,就睁大了眼睛,“佛祖在上,果然是圣物,今生能见圣物,荣登极乐世界有望了。”

方丈大师和真如一起跪了下来,冲着佛海袈裟磕了几个响头,然后一起站了起来,方丈大师亲自从秦之初的手中,把佛海袈裟接了过去。

“道友,贫僧这就要去把圣物送到圣物堂安放,请恕贫僧怠慢。另外还请道友再在敝寺盘桓几日,静候敝寺将你的贤士像竖立起来。真如,你替贫僧好好招待一下道友。”

方丈大师交代了几句,就捧着佛海袈裟,急匆匆地离去。

真如重新把秦之初带回到了他的那个小院,两人面对面,坐而论道。

真如的修为境界比秦之初高出太多,就算是潘冰冰在他面前,都是小字辈。真如感念秦之初将圣物转赠,所以这次论道,给秦之初讲了很多的佛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