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琇照着他的介绍一匣一匣地看过去,漫不经心地回答:“我要做几张花笺送人,需得寻几种颜色浅得娇嫩又不俗气的彩笺,最好是没什么杂质的。不要洒金,不要虎皮纹。不要罗纹,最好是质地硬挺些的。”
赵泽想了想:“南边来的上好粉蜡笺就有这样的,只是我们店里没有,姑姑何不打发人去六房的南货铺里买些?我们店里都是中下等的货色,上好的……不敢说没有,而是有也不是最好的。”
赵琇瞥了他一眼:“自然要先从自家店里找,若店里没有,我再去问六房的南纸铺也不冲。”他难道忘了文房铺子是建南侯府开的?
赵泽脸涨红了,低下头不说话。
赵琇也不理他,径自挑了四、五匣看得入眼的,又瞧了瞧他一并送来的彩墨和画笔,道:“先这样吧,等我试做一下,若是不够了,再打发人到店里要去。要多少钱,你都记在帐上,月底归帐到公中来,叫帐房一并跟我结算。”
赵泽连忙答应了,见她已经不打算再挑,便把她没看中的纸品重新收好。
赵琇见他脸色发青,两只黑眼圈明晃晃地挂着,好象很憔悴的样子,连脸都比上回见他时瘦了许多,心中疑惑,便问:“最近店里生意很忙吗?”
赵泽忙笑道:“年底要走礼的人多了,因此生意比平时好了许多,确实有些忙,但侄儿还能应付得过来。”
“那你怎的瘦成这个样子?”赵琇歪着头看他,“面色也青青的没什么精神。”
赵泽脸色变了变,勉强笑着说:“兴许是昨儿晚上没睡好,方才过来时,路上又吹着了风吧。”
赵琇想了想:“你祖母的病好了吗?”如果病好了,大概就有精神折腾孙子了。他们祖孙三人去了广平王府的温泉庄子上住了半月,回来后又一直忙活进宫的事,腊月将近又有许多事要忙,压根儿就没腾出空来问赵泽一家的最新情况,看来还是得将监视的人叫来问一声才行。
赵泽收起了笑容,换上忧色:“还是不见好,大夫说,天气越冷,她这病就越是……原是自己耽误了,她底子不好,早年间保养不当,在牢里时又损了根基,偏前几个月在汪家,见汪大人汪太太盛情难却,便听了庸医的话,胡乱进补,反倒补坏了身子。后来不慎感染上风寒,就把先前的病根全都引发出来了。如今病了将近一月,躺床上都起不来,多说几句话,就要大喘气,每日昏昏沉沉的。大夫们连句准话都没有,开的药吃了不见起色,但也没有加重病情,如今只能拖着罢了。汪大人前儿好不容易请动了一位太医过去为祖母诊脉,说是不好说,如果能撑到开春,兴许会有好转。”
赵琇挑了挑眉,心里只觉得痛快,假惺惺地说:“是吗?那就让她好好治病吧。一把年纪的人了,还是老老实实养病好了,别折腾那么多有的没的。”
赵泽耳根发红,把头垂得低了些:“是。”
赵泽带着东西走了,赵琇想了想,决定不把这件事告诉张氏。午饭时张氏问起:“听说你把泽哥儿叫过来了?”赵琇只答说:“是,我叫他从店里拿了些彩笺给我挑。 ”就没提别的了。这原是小事,张氏便没有多问。
下午赵琇打发了一个婆子去鼓楼斜街找赵启轩。六房在京城开的南货店,虽然有掌柜打理,但赵启轩身为六房家主的亲兄弟,时不时也会过去照看一下。她托赵启轩帮忙找彩笺,要比旁人方便多了。赵启轩那边接到了她的请求,很快就到店里取了货,交给他妻子马氏和女儿赵沅带了过来,顺便给张氏请安。
赵琇跟赵沅在奉贤时就常在一处玩,彼此也十分相熟。见了礼后,马氏要跟张氏聊家常,赵琇便说:“我带沅姐儿回屋里玩去。”马氏忙道:“沅姐儿快把姑姑要的彩笺一并送过去,若是觉得不合适,就立刻打发人回家里说,那边的伙计马上就会送新的过来。”
赵琇笑着谢过了堂嫂,拉着赵沅回了房间,跟她一起挑选彩笺。赵沅瞥见她书案上还有赵泽那家铺子里的纸品,便问:“小姑姑也去泽哥哥铺子里买笺了?那你可听说了他家里的事?”
赵琇眨了眨眼:“他家有什么事?”
ps:胃病又犯了,更新冲了,很抱歉 ()